言下之意就是让何氏把这些淤泥里的东西捡起来做成吃的。 经过之前几次,何氏不会再像之前那样不把颜竹君的话当一回事,而且河蚌能吃她也知道,就是还要养起来让河蚌吐沙,她觉得太麻烦了。 好在家中现在有了两贯钱,何氏对孩子更加宽和了,再加上现在他们也不急着找吃的,便顺了颜竹君的意。 为此何氏还特地把船划到河岸边,跟颜景泰一起拖着渔网上了岸,把淤泥全都倒在岸上,何氏和颜景泰忙着抖渔网,颜竹君则是提着木桶忙着捡东西,一手下去,整双手全黑了,她也不在意,认真地在淤泥里扒拉。 那边何氏和颜景泰抖完渔网便开始清洗渔网,剩颜竹君一人在岸上忙得不亦乐乎,那些螃蟹她不敢抓,只好央求颜景泰帮忙,令两人惊喜的是,他们扒拉着淤泥竟然让他们在淤泥里发现了三条一斤左右的塘鲺。 要知道,这塘鲺可是生活在水深的地方,又滑溜,还凶猛,平时想抓还抓不到,这种鱼很适合病人食用,有愈合伤口的作用,富贵人家要是有人受伤了,大夫也会建议人家多喝塘鲺炖的汤。 这种鱼本来就小,一斤重已经算是很大了,若是拿去府城售卖,只怕一斤也要五十文以上,绝对不止值二十文钱。 不过这会儿颜景泰兄妹俩根本没意识到这鱼的价值,单纯的认为这鱼是他们捡漏的,高兴得欢呼不已。 何氏听说他们俩在淤泥里捡了三条鱼也乐得不行,不过她打算等颜正茂他们回来,晚上再给他们做成鱼汤吃。 把淤泥里的水产收拾完,颜竹君发现那些河蚌品种多样,合起来竟然有半桶之多,至于虾爬子和螃蟹也捡了不老少,主要是逃跑了许多,不过这些估计也够何氏弄成一盘菜了。 再加上那三条鱼,何氏觉得今天又可以整一桌丰盛的饭菜了,之前颜家的孩子一直吃着清汤寡水的米汤,各个营养不良,这几日多了那些水蕨和田螺,还有鱼,虽然每顿饭的米少得可怜,不过颜家人的气色却好了不少。 最明显要属颜景瑜了,那孩子最近胖了一些,走路也比以前有力气了。 何氏的愿望不大,只要孩子们健健康康,吃饱穿暖就行。 这厢何氏和孩子们收拾了渔网和渔船,便回到东阳湖上的木屋打算开始做早饭。 此时颜正茂三人已经把船划到了府城的港口,因为鱼都装在木桶里,盖着盖子外人也看不到桶里的情况,因为昨天一晚上的大鱼,东阳湖的鱼市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今日的早市明显比以前冷清了不少,即使有渔夫叫卖,那鱼也是少得可怜。 颜正茂和颜正然各自提着一桶鱼上了岸,合起来大概有个二十斤左右,两人压根不敢多拿,留颜璐一人在渔船上看家。 兄弟俩对鱼市熟得不能再熟了,提着木桶跟一些卖鱼的渔民打招呼,直接往鱼市后头走去。 鱼市后头有一大块空地,搭着一间间草棚,过来采买的商人可以包下一间草棚,然后去鱼市问价,要是看上了谁家的鱼可以让对方把鱼送到草棚,称重结账,最大程度方便商人采购。 颜正茂兄弟两在靠近草棚地一个摊位蹲了下来,这里已经是鱼市的最后头,一般普通老百姓买鱼不会走到这么后边,那些商人一看就知道这兄弟两是冲着他们去的。 不过他们也不会拒绝这种上门的买卖,只要对方的鱼钩新鲜,个头符合他们的要求,价格合适,他们自然乐意采买。 颜正茂兄弟俩才蹲下去掀开木桶盖没多久,就有人上前瞧看了,过来采购的商人或多或少会货比三家,带着挑剔的眼神审视各个鱼摊上的鱼,颜正茂他们经历过,也不在意,再说了,他们的鱼都是刚打上来的,个头不小,相信只要对方有眼光,肯定会要他们的鱼。 果然,上来瞧看的商人一看到他们的鱼立马起了兴趣,“小兄弟,你们这鱼怎么卖啊?” 对方是个三十四岁的中年人,因此称呼颜正茂兄弟俩小兄弟。 看到客人上门,颜正茂立马热情地招呼道:“客官,我们这鱼都是今天天没亮刚刚打上来,您看,这鱼可鲜活得很!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