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甫一读书就开始砸钱走捷径的以后真的能当个清廉守纪的好官吗? 怕不是等哪天发迹了,就得千倍百倍地把钱从百姓身上搜刮回来! 王恕结合近年来诸多违法乱纪案例,言辞恳切地给朱祐樘上了一本。 丘濬虽和这个老王不对付却也觉得这事说得在理。 丘濬难得地支持了王恕一次,表示必须堵上纳粟这条路要不然寒门学子的出头机会都被这些花钱上位的人占了去! 到时候想出头的都得为金钱折腰,岂不是让那些个商贾有机会笼络无数读书人? 想当初魏晋隋唐时期世家一度成为朝廷附骨之疽、一度垄断寒门士子晋升之路,寒门子弟不知花了多少血汗才打破世家垄断的局面,如今他们岂能放任那些书没读几本、空有几个臭钱的富贾豪强再垄断科举这一进身之阶! 论上纲上线丘濬可是最擅长的。 尤其他满肚子全是经史典籍举起例子来那叫一个信手拈来甚至可以做到连说一个时辰都不重样。 听了两位年过七十的阁老轮流慷慨陈词朱祐樘最终自然是从谏如流当场批复了王恕这道折子,表示以后就照王恕说的办坚决不许再行那纳粟之事。 丘濬难得在御前和王恕同进退了一回回到内阁后却还是不怎么搭理王恕脸色甚至臭得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道的人肯定会以为他们刚才在御前吵了一架! 刘吉见丘濬这副表现,只当他是在人前装装样子,实际上已经和王恕联合了,心中越发不满。这两老贼! 刘吉这可就冤枉丘濬了,丘濬刚才在御前赞同王恕,那是因为他也认同王恕的说法。 他脸臭,那也是真的臭,毕竟王恕提了一嘴的文哥儿新作,他都不晓得是什么时候写的。 这小子求他写序倒是求得勤快,写了新东西却不记得拿来给他看几眼,真是个没心没肺的小混账! 文哥儿哪里知道怪自己没把文章带回来的不止是作文老师,他等到元宵长假跑去老丘家想打听一下作序进度,就听到老丘酸溜溜地说:“你怎地不去找王介庵给你写?” 文哥儿摸不着头脑,好奇地追问:“王介庵是谁?我又不认得王介庵!” 丘濬心情稍霁,绷着脸给他讲了一下,王恕,号介庵,喊他一声王介庵多正常。 明朝文人是最爱起别号的,有的人甚至每个时期给起一个,自己一个人就拥有几十个别号,所以有“别号滥于明”之说。 到了明末,甚至有人讽刺说读书人当了官第一时间干的两件事就是“改个号,娶个小”。 娶个小,就是当了官有资格纳妾了,赶紧娶个小老婆高兴高兴。而时人居然把“改个号”和“娶个小”并列,可见他们多爱用这玩意来表现自己的春风得意。 像王恕,他早年号介庵,临老又新取了个石渠。要不是丘濬这种入朝三四十年的人,都不会再喊他王介庵的! 听了丘濬的解释,文哥儿不由问:“那您有别号吗?” 丘濬道:“这有甚好起的?不过旁人都喊我‘丘琼山’。” 文哥儿记得那个庄定山也是以自己老家为号,听丘濬这么一说,忍不住惊奇起来:“那我以后岂不是要叫王余姚!” 丘濬:“…………” 丘濬道:“你们余姚人才无数,估摸着轮不到你叫‘王余姚’。” 别的不说,他爹和他老师就是“余姚两状元”,哪里轮得到他个毛头小子占了这个称呼。他也是占了大明一朝琼山远离京师、文风不盛的好处,才被人唤作“丘琼山”。 文哥儿听丘濬这么说,顿时放下心来,咕哝道:“那还好,不然王余姚听起来怪怪的!” 丘濬都懒得搭他的话了。 文哥儿从来都不用别人搭理,他自己就能把每件事说出花来。 得知每个阶段都能起别号,他顿时就来了兴致:“那我今年署名王五岁!明年就署名王六岁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