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良田,房前屋后,种菜养鸡。 她能看到路边家家户户的女子把纺车、织布机搬出来, 就放在露天的地方,在太阳好的时候就在外面就光纺线织布。 她们或跪或坐,身边围着小孩子,对着经过的车队指指点点,嘻笑说话。 男人们多数在下地,这里种地的技术似乎比鲁国要好,她看到了好几种款式的犁,有人在前面拖着、拉着的犁,也有一人操作,要走一步用力踩一下的。 田里的牛马少,驴多,街上百姓用的脚力也多是驴。 鲁国的百姓都用不起驴呢,这里竟然家家户户都能用得起驴吗?姜姬又羡慕到眼气了。 不过快要到帝都了,这附近应该是政治最清明,税赋最少——至少乱收乱摊派的最少——百姓安全感和幸福感最高的地方了。所以这里才会有这么多人,百姓们看起来也很安居乐业。 白哥发现公主突然来了玩兴,她命她的侍人乱买东西,似乎街边的什么东西她都想要。百姓们自己织的粗布,给她做鞋都不可能;百姓煮的不知是什么的东西,腌的咸菜,制的酱,做的饼。 到了小城、小镇,她更是疯了一样的买!每一家店的每一样东西,她都要! 倒不是说白哥出不起这个钱。也用不了他出钱,跟在他们身后的黎家、风家、崔家等各城追上来的家族都很乐意帮她付账。 一个鲁国公主不值得,但一个皇后就值得了。 可她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 姜姬今天又是不想吃饭了,她吃点心就吃饱了。凤凰台附近的物产变丰富了,可能是商人多的缘故,这里能吃到的东西比鲁国多得多,粮食的品种丰富了,点心的品种也丰富了。 她见到了出产自三个地方的大米,分别是郑国,伯奇城(还是伯迹?)和朔方城。 鲁国也有的黄米,这个在这里似乎并不出奇,价格也最便宜,用来做点心的多,当饭吃的很少。 小米,这个的价格也很便宜,和黄米相当,产量应该也不少,应该也是多城种植。 水稻,这个郑国反倒不多,但在大梁却很多城都有,特别是在晋江附近的城,种这个竟然是每年百姓必须要服的劳役之一。 其他还有许多她认不出来的粮食品种,她都买了不少,打算等安顿下来后,交给人种一种。 白哥却每天都很忙。因为姜姬不想见人,所以就把他推出去应酬。现在每天闻名而来的人多不盛数,都是来看稀罕的。难得皇帝选一次后,难得一口气能在家门口看到三个公主。如此盛会,一生也难得遇上一回呢,连祖辈都算上,也不是那么常见的事。 所以不来看一看,不见一见公主,不跟公主的随从说上两句话,日后就没脸见人了——各城世家大概都是这么想的。 白哥被她拿住了把柄不得不听命行事。 他现在就害怕一件事:这个鲁国公主与众不同!她明明发现皇帝有问题,却没想过要回国,而是继续往凤凰台走! 那她的所图必定不小! 但他却无论如何也想不透,她能干什么。 当时在鲁国见到摘星公主时,他只看出这个公主权欲极盛。但他并不怕她。他想的是等这个公主到了凤凰台后,孤立无援,就算发现了皇帝的真面目,也无可奈何。那时她就只能接受他的“帮助”。 可现在她已经知道了。她应该明白,她不可能借由皇帝得到什么了。皇帝不能给她权势,除了一个空名之外,她什么也无法从皇帝那里得到啊。 如果她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比如同行的魏国公主与赵国公主,她们回国还不如继续去凤凰台,那她们就会去。可她不同,她在鲁国一呼百应,一言九鼎,她在凤凰台得到的权力肯定没有在鲁国多。 她何必一定要去凤凰台呢? 他开始不想让她去了。 队伍走得越来越慢了。 那是因为来拜访的人越来越多。白哥说。 姜姬并不介意。 她带着人乔装后出去,白哥也不介意,还很主动的替她打掩护。 他这么有眼色,她也就不客气了。 她看中一块地方,很适合百姓在此地种地盖房子建新村庄,地方也不小,算上她为姜武的军队预留的军营也够了。 周围没什么村庄,百姓也很少经过那里,但路修起来并不难啊,附近地势很平缓。 唯一的问题是,据说这里曾经有过一个神灵下降,后来也没有再建庙进行祭拜,但也没有百姓敢住在这附近。 她是不信神明的,也不觉得有什么神能让人间皇帝和有权的人畏惧到不敢靠近。 她问白哥,这块地有没有什么说法。 白哥:“从解县到新县之间的这个地方吗?” 他犹豫了一下,说了实话:“这是朝阳公主曾经预定的葬身之地。”就是说,朝阳公主本来打算把陵墓盖在这里。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