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二哥,我觉得这好木材以后肯定大涨,要不咱们囤点吧?以后自家用也成。” 这何止是大涨,简直是暴涨,可惜是在公家买木材,那个证明这个手续一大堆,不是想囤就能囤的。 姜家兄弟琢磨半响,也颇为认同,姜红兵点点头,“我看行,那今天咱们就把五十立方都买了。” “改天我再找找关系,看能不能再弄点购买证明。” “成,二哥合适就弄,不合适就算了。” 能囤点当然好,但如果耗时耗力还未必有结果还是算了,毕竟兄弟俩都一大摊子事,姜宁末了不忘叮嘱一句。 听着小妹循循善诱,作为二哥的姜红兵好笑,他故作严肃点头,“宁宁说的是。” 既然定了主意,接着就是办购买手续了,询问了工作人员,不管松木还是紫檀,一立方购买证明还是买一立方木料,没有区别对待。 兄妹三人略略商量,决定购买二十五立方紫檀,其余二十五立方,则黄花梨红酸枝和鸡翅木都凑一些。 足足两万多块钱,震惊了那个领路的工作人员,甚至连主任都惊动了。 姜红兵笑着说,自己和七八个兄弟都是外地人,来杨市安家立户,买了房子,于是就凑在一起打家具。 虽然手续没纰漏,但该说的场面话还是得圆一下的,毕竟标新立异说自己拿回去囤,引人侧目没有必要。 这话还算合理,于是大家惊奇一下就过去了,重点放在今天做了笔大生意上面。 姜红兵约定明天来提货,他打算先去弄好过户手续,然后用兄弟俩名下那两栋小楼先囤着,反正那两房子本来就用不上。 弄好这茬,打家具收拾屋子密锣紧鼓进行中,同时货行也开张了,货物紧俏,生意如意料中一样火爆。 只是没几天,和孙鑫约定的休整时间就结束了,姜家兄弟领着张庆阳管锋等人,再次出门往南。 姜宁留守杨市,要忙碌的事情更多,她打理服装店加工场的同时,不忘分神照应哥哥们的货行,还得关注一下四合院小洋楼的修整情况,以及家具打造进度。 好在姜红兵请的匠人足够多,后面两项工作都利索完成。 由于紫檀木家具会随着使用时间日渐深色,所以是可以不上漆的,少了去味这道工序,等微整完成的屋子晾了晾,就能直接搬进去使用了。 等到大半个月后,姜家兄弟折返,一切都准备停当了。 兄妹三人兴高采烈给老家村委挂了个电话,告诉爸妈,明天出发回家接他们。 * 明天一大早出发,那就得后天折返,大概傍晚时分才能抵达杨市。 这两天时间过得特别慢,好不容易盼到了后天,姜宁兴奋到达顶点,一大早的,她没等起床号响起,就睁眼醒了过来。 “宁宁,你不多睡会么?” 怀里人一动,赵向东就睁眼了,他低头看媳妇儿,“爸妈傍晚才能到。” “我不睡了。” 姜宁探手取了小闹钟过来一看,已经五点四十多分了,距离起床号也就十来分钟,她索性不赖床了,一骨碌坐了起来。 赵向东也跟着起了,他俯身,亲了亲坐在梳妆台前梳头发的媳妇儿,套上衣服就出门做早饭。 今天吃早饭的时间实在有点儿早,完事后姜宁就坐在丈夫的大腿上,搂着他的脖子说话。 话题自然是围绕自己爸妈家人的。 赵向东一直含笑听着,时不时应和一句。 他常年离家,虽不得已,但与父母分别已成常态,不得不习惯了。但媳妇儿不同,要不是嫁了他,她不必与父母分开这么长一段时间。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