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他,曹颙的心不由的往下落。 虽说十四阿哥刻意亲近,但是曹颙对他实在热乎不起来。这番“保举”,却是有“捆绑”的嫌疑。 要是被四阿哥误会自己是十四阿哥的人,曹颙只觉得后背发寒。 进京多年,对于这场惨烈的夺嫡之争,曹颙也都瞧在心上。无聊的时候,他心里也琢磨过,其他阿哥继承王位的情况。 三阿哥上台,那就是文人士子掌权,朝野中怕是一片颂歌之声。 文人出发点是好的,想要青史留名,做个贤臣。但是文人的缺点就是眼高于顶,说的多,做的少。对于已经糜烂不堪的官场,他们又有几个能坚持住文人的傲骨,不随波逐流的? 八阿哥上台,代表的是满汉权贵。 正是因这些人的贪婪,才使得贪污成风,官场上乌烟瘴气。八阿哥要靠这些人做皇帝,怎么会自伤根基,到时候只怕是越发纵容大家捞银子。 十四阿哥上台,武官在朝廷的分量就会加重。 这样又能如何?毕竟治理国家,不是打仗,提高武官的地位,只会埋下隐患。 肯干活的,不会被臣子左右的,只有四阿哥了。 这点曹颙能想到,身为帝王的康熙也该能想到。其他的人,则是身在大局中,思量的不同的。看来,要想个法子不让四阿哥误会才好…… 曹颙回了太仆寺衙门不久,便有内侍来传了其降职处分的旨意,其中提到下月初一开始兵部当差之事。 除了曹颙之外,其他三位也不能幸免,王景曾与伊都立降两级留用,唐执玉罚俸一年。 伊都立与唐执玉倒是没什么,毕竟同曹颙比起来。他们的处置还算轻的。王景曾的脸色,可是难看得紧。 他的同年中,要不是外放的地方大员,要不是京里的堂官。这太仆寺卿本就是品级不高,这降两级,就是从四品了。 唐执玉在心里叹世道艰难的同时,也是带着几分纳罕。这些日子,曹颙埋首案牍,莫不是早就得了信? 又想起曹颙请他们几个联名的那个折子,唐执玉心中生出几分钦佩。 外头说起他这位上司时,有不少人不屑一顾,认为其不过是黄口稚子,是靠着王府的裙带关系与家族的余荫的关系居于高位。 唐执玉原也以为如此,共事两年之后,却不禁为自己之前的感知羞愧。 伊都立面上没说什么,等就剩下曹颙与他两个的时候,却是忍不住道:“看来,我们几个是沾了大人的光了,幸甚!” 虽然他没有多说,但是曹颙却晓得他话中之意。 这日月山河之变,总要有个结文,其他衙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