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文倩一边掩衣襟,一边说道:“我说的可都是实话,你有什么好烦的?咦,那人是谁,看起来有些眼熟。” 唐夫人回头瞅了一眼,也有些愣住了,走到窗前,凝神细看,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好像是舞阳韩公,他怎么会在这儿,而且这么精神,不会是……” 她转头看向荀文倩,荀文倩也正看着她,眼中隐隐不安。 同是颖川四长的后人,她自然知道韩融的份量。从辈份来讲,韩融甚至比她的父亲荀彧的影响力还要大,尤其是在荀彧的想法逐渐改变,与颍川士子渐渐拉开距离以后。 唐夫人想了一会,对荀文倩说道:“我去打听打听,然后你给天子送个消息,让他有个准备。韩公久不出行,突然来到宛城,必有原因。” 荀文倩点头答应。 唐夫人将孩子还给荀文倩,自己转身下了楼,站在角落里,静静地打量着韩融。 韩融坐在一旁,听人争论问题听得津津有味,丝毫没有注意到唐夫人。他穿着朴素,与普通读书人无异,除了年龄大引起了个别人的注意之外,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动静。 在座的以年轻人居多,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只当是个来看看热闹的老人家。 堂上两人争辩的问题是关于一座桥的,一旁的白板上画着草图,是一座拱桥。 两人争辩的是这座桥的利弊。 正方说,这道桥沟通淯水南北,方便了出行,也不影响船只通行。 反方则说,这道桥虽然能沟通南北,又不影响桥下的船只通行,但当初设计的时候考虑不周,桥的坡度太大,只能行人,不能行车,远不如建一座更平缓的拱桥来得合理。 韩融知道淯水,却不知道淯水上有桥。想着淯水的宽度,再看看那座横跨两岸的独拱桥,他不禁大为震撼。 宛城的工匠居然能造跨度这么大的拱桥? 韩融悄声问一旁的观众,那观众打量了韩融一眼,笑了。 “老丈刚到宛城吧?” 韩融点点头。“正是。” “那就难怪了。这座桥可不是宛城工匠建得起来的,是甄贵人以及尚方的成果,据说还有讲武堂的一些匠师参与了。简而言之,这座大桥算是我大汉最先进的造桥技术的代表。老丈若是有空,一定要去看看,别的地方可看不到这么大的桥。” “甄贵人?” “嗯,天子身边的皇后、贵人各擅其长,有的擅长织染,有的擅长印书,这位甄贵人擅长的就是造桥。”那观众拍着大腿,神情中充满羡慕。“听人说,她的志向就是要在大河上建桥,沟通河东、河西,摘了天子的悬赏,裂土封侯。”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