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破浪三部曲》的素材。 很多人,甚至是冲着“在电影院里再听一遍《乘风破三部曲》来的。” 但真正观看了《巴达卡》之后,他们却发现,里面其实并没有真正使用《乘风破浪三部曲》。 至少没有把这首歌,就那么简单地用在了电影里。 只有极少部分专业人士,譬如托卡夫斯基,譬如蒋明初等人,才能听出来,谷小白其实将《牵星》的音乐素材,进行了重新的解构,在前期的许多音乐片段里,都出现了《牵星》的影子。 某种配器,某个旋律走向,某种和旋,甚至是某种节奏。 没有极强的记忆力,没有极强的对音色的分辨能力,恐怕真的很难找到《牵星》的影子。 依然是那种“似,却不是”的感觉。 甚至,连“相似”都需要仔细辨别。 毕竟,大半年之后的谷小白,不论是在音乐上,还是在感悟上,都比之前进步了太多。 同样的主题,又有了新的感悟和表现形式。 所以,前面的第一幕部分,大家其实是有那么一点点失落的。 为啥没有《牵星》啊!我想听《牵星》!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谷小白的配乐,完全没有喧宾夺主,完全没有打扰《巴达卡》这部电影的呈现。 相反,谷小白完全把自己的音乐当成了配角,服务于电影本身的展现。 而现在,电影来到了第二幕。 配乐又变了。 当这部分《海盗》主题的音乐出来时,许多人听完之后,立刻就有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是什么来着? 随着电影的继续向前推进。 胸怀梦想的克鲁亚斯·陈,在这座小岛上慢慢扎根下来,他和岛上的许多人都成了朋友,努力把外面的世界,带给岛上的孩子们。 他黑了,瘦了,但是眼中的光芒依然没有熄灭。 岛上的生活,和大城市里完全不同。 他尽力去帮助穷困而淳朴的村民,帮助一些穷困的老人,帮助一些似乎还拥有梦想的孩子。 但那名为《海盗》的乐段,却总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响起。 在阴影之下潜藏着,在不停的变奏。 帮助一名村里老人写信之后,老人有些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孩子啊,这里真的不是你应该来的地方,趁现在,回去你的大城市里去吧……” 《海盗》在变奏。 路过路边时,他看到了几名小孩子,在玩海盗抢劫的游戏。 《海盗》还在变奏。 正如《小星星》一样,一个简单的旋律,在音乐家的手中,能够变出来那么多的不同变化。 这样一个《海盗》,原来能够拥有那么多的变化! 甚至有一个朴素而美丽的渔家少女,喜欢上了这个高大帅气,似乎总是满脸阳光的年轻人,总是会脸红红地看着他。 但直到有一天,他看到这名少女,背着枪,从渔船上拽下来一个俘虏,一枪砸倒在地上。 突然间,在《海盗》的变奏里,出现了几个鼓点。 “嘭啪啪啪!” 声音不响,却石破天惊! 刹那间,船老大的告诫、老人的劝说、在船上见到的一切不合理,突然之间全都穿在了一起。 而那首《海盗》突然之间,将所有的旋律都组合在了一起。 和《小星星变奏曲》相反,在这部电影里出现的,先是《海盗》的各种变奏,而现在,海盗真正的旋律,没有经过变化的旋律,终于出现。 低沉、缓慢、阴暗、嘶哑…… 正如之前所有情节的碎片拼合在一起一样,这配乐中所有的熟悉感,也都已经拼凑在了一起。 竟然是《拾星》中,那黑暗而压抑的“念诵”部分! “卧槽!”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