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加之赵士桢发明的火器被广泛使用,不管是边将还是朝臣,对如今大明的兵力都很有信心。 申时行其实也是如此,但他谨慎惯了,一切只图谋百分百的成果,不喜欢冒险。 柳贺连夜给李如松写信,在信中说,援朝之战尽量速战速决,不要给倭寇重新集结兵马的机会。 倭寇若要求和,先将其打服了,再去参观他们的银矿,搬一些白银回来也可以。 李如松应他——必不负阁老所托。 大明援朝之战正式开始,这是继哱拜之乱后万历朝经历的一场大战,战场还不在大明国土,而是要过江前往朝鲜,除了边军外,福建、浙江二地的水师也参与了此战。 战事开启后,内阁便特辟了辽东与京城的联络线,只要涉及此战,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及时报备,阁臣们也延长了在阁时间,以便及时处理战事相关。 此事是柳贺一力主导,如今申时行任首辅已有十年,柳贺在内阁声势本就非同寻常,此战再一胜,柳贺再接首辅之任是顺理成章。 事实上,柳贺觉得他与申时行配合不错,任不任首辅不重要,只要目的达到就足够。 何况大明朝的首辅十分难当,申时行已算是圆滑谨慎之人了,却依然常被言官们弹劾。 首辅是被官员们用放大镜盯着的任务,一点错处都不能有。 第270章 番外六 番外六 朝鲜半岛。 倭国袭来后,朝鲜国王李昖北逃义州,釜山已经失陷,大明军兵到此之后十分无语——李昖竟选在这个时候立光海君为王世子,自己则跑路到了平壤。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种事是绝不存在的,跑路是最快的。 且朝鲜军兵在倭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倭兵一来,朝鲜兵立刻被打得四分五裂。 李如松手中有一份朝鲜地图,来自内阁,地图上对于朝鲜国、归津江、鸭绿江的方位等描绘得极为细致,且大军至朝鲜时,便有在朝鲜国内的大明百姓主动到军中,将情形对李如松说明。 李如松心道,这位柳阁老缘何对朝鲜形势预判如此准确,在来朝鲜之前,李如松也觉得,倭国不会胆大妄为到进犯大明,然而见了倭军在朝鲜势如破竹的情形,李如松才知,倭军在朝鲜气势正盛,进犯大明的可能……极高。 内阁有柳贺坐镇,故而给大军下令下得极快。 李如松心底十分震惊,因大军还未至朝鲜,柳贺便将他在朝鲜的布置对李如松道出,他仿佛早已预料会有这一战,不仅如此,李如松也得到了许多与倭国有关的情报。 大明以文御武,即便是同一品阶,文官也要比武官地位高出许多,能官至尚书、巡抚者,无一不是进士出身的官员,他们这些武将也常受文官掣肘。 文官纵然看不起武官,可武官心中也未必瞧得起文官。 柳贺任次辅后,给了李如松领兵上的许多权限,在李如松看来,他是一位十分宽和的阁老。 李如松曾听辽东的文官们说过,这位柳阁老无所不能,样样精通,初听时,李如松觉得,或许是柳贺三元及第,令他在文臣心中地位非凡。 可真正和柳贺打交道之后,李如松才意识到,这位阁老果非常人。 就以他对朝鲜的熟悉程度,他就不像一个处于朝廷中枢的官员。 此战随同大军而行的,还有礼部派来的懂朝鲜语、倭国语的官吏,这给大军行事增添了许多便利。 此战粮草充足,又有熟悉水情的水师在前冲锋,李如松也想打一场漂亮的胜仗,要满朝诸公瞧一瞧他们辽东军的战果。 …… 李如松入朝之后,便在一月之内以四万大军收复了平壤。 朝鲜国王喜不自胜,向天子夸赞上朝之军勇武非凡。 之后便爆发了有名的碧蹄馆之役。 因碧蹄馆地形复杂,皆是崎岖狭窄的河流溪谷地形,并不适合明朝骑兵,倭军借此机会将明军包围,然而明军军备充足,火器配备也十分惊人,立刻在碧蹄馆取得了一场大胜。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