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是昨夜她走之后张良找了萧何? 吕后看向张良,张良轻轻摇头,吕后更加意外。 ——所以,萧何为什么在这种事情上帮她? 她昨夜的那番话并不足以支持萧何完全倒向她,不过是陛下已老,萧何不得不给自己找后路罢了。 但仅限于陈平周勃一事,并不包括她推行科举,这种堪称开天辟地的改革,以萧何之谨慎,在没有看到结果之前,断不可能帮她。 吕后蹙了蹙眉。 “此话便是误解我了,我何时由着娘娘性子了?” 萧何一捋胡须,笑眯眯道,“今日支持科举,也并非支持娘娘,而是支持留侯罢了。” “留侯贵族出身,世代簪缨,却能跳出贵族思维替天下百姓考虑,留侯高风亮节,世所罕见,留侯如此,我又岂能不为百姓着想?不推行新政?” 萧何侧脸转身,对着张良深鞠一躬,“我替九州百姓谢留侯。” “丞相过誉了。” 张良稍稍侧身,避开萧何大礼,“此法乃娘娘提出,我不过是执行娘娘的策略了,具体如何,还得看丞相推行进度。” “娘娘大义,留侯大义,我定然鼎力支持。” 萧何向主位上的吕后颔首。 “好,这才是我大汉丞相,心系万民天下。” 吕后一锤定音,“丞相既无异议,那便从今日开始,一月内出具体章程,三月内推行全国。” “此制度牵扯甚广,非一般人所能推行,故迁丞相为右丞相,留侯张良为左丞相,丞相可有异议?”1 “臣无异议,谨遵娘娘之命。” 萧何俯身拜下。 “臣无异议。” 张良拜下。 吕释之立刻跟上,“娘娘圣明。” 朝中大臣本分两派,一派是沛县出来的功臣集团,以萧何为首,另一派是后来跟随刘邦的功臣宿将,以张良为首,正常情况下,只要这两人同意,无论什么政策都能畅通无阻。 但今日不同,事关子孙未来,哪怕萧何张良同意了,其他大臣也迟迟没有表态,手持象笏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眼观鼻,鼻观心,什么话都不说,端的是要与吕后抗争到底的态度。 “怎么,这便是你们对我的忠心?” 吕后冷笑,“我本将天幕之言将无稽之言,可现在看来,天幕之语的确有几分道理。” “明明是造福百姓的政策,你们非但不遵从,反而推三阻四不肯执行,这不是其心必异是什么?” 吕后声音骤然拔高,“我执政时你们尚且如此,我若驾鹤西去,你们只怕立刻便送我吕氏满门来见我!” 大臣们眼皮狠狠一跳,顿时不敢装聋作哑,“娘娘,您严重了——” “推行新政,还是狼子野心,你们选一个。” 吕后打断臣子的话。 大殿之上陡然安静。 “不想选?很好。” 吕后凉凉一笑,唤来掌宫门禁卫的心腹,“审食其,他们不想选,你便替他们选一个。” “是。” 审食其领着卫士走入大殿。 披甲执锐,寒光凌冽。 寒光映着十字窗柩处的朝阳,刺得朝臣有些睁不开眼,于是他们终于想起,他们的皇后娘娘从来算不得温柔小意的人,杀伐果决,手段狠辣,她上一个想杀的人是淮阴侯,哪怕国士无双,功臣之最,也一样惨死她手中。 ——但凡是她想做的事情,不会存在做不成。 “臣、臣无异议!” 有人惶惶然拜在地毯上。 一人跪。 然后二人跪,三人跪。 原本齐心合力阻挡吕后推行科举的朝臣,顷刻间土崩瓦解—— “娘娘圣明,此法可行。” “娘娘心系天下,实乃百姓之福。” 吕后眉梢微挑,“这才是我大汉朝臣该有的态度。” ——畏威不畏德。 新政如火如荼商议章程。 她想把一个国家抓在手里,内政重要,武将更重要,内政已定,下一步便是武将。 只是现在武将们大多随刘邦出兵平叛,留在长安的并不多,她想拉拢都找不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