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忙得不可开交。 尤其是如今朝上缺了些人,剩下的人就更忙,张丞相都病了,还得爬起来继续忙。 而且,新帝登基,许多人都会升官,不升官也会得到嘉奖,尤其是被新帝看重的臣子。 就比如容昭,从太子太傅,变成了太傅,正一品。 二十岁不到的正一品太傅! 写进史书,那都是要单独写上不少内容的。 谁看了不说一声服? 整个十月、十一月,百官都忙着讨好新帝,与新帝磨合。 这种忙碌当中,谁还顾得上什么考试选官? 等一切忙完。 新帝问:“太傅,选官考试准备如何?” 容昭穿着正一品的新朝服,出列,行礼:“回皇上,考试场地、试卷,已经备好,只等皇上看过,十二月就能开考。” 新帝点点头。 众人:“???” ——你啥时候准备的?? 所有人都傻眼了。 不过,考试选官是他们接受的,他们不太接受的是那什么科举。 可现在也没人提科举,报纸报道也是两个月前的事情,满朝文武都不好再提,只得等着看容昭如何举办这“会试”。 他们没有准备,不代表有野心的人没有准备。 之前报纸说,最晚年底。 中间虽然发生了很多事情,什么先帝驾崩,新帝登基的,但许多人还是没把这件事给忘了。 甚至还有外地青年,早早到了京城等着。 刘照就是其中一人。 他家境只能算是殷实,又出身明州,与京城八竿子打不着。 但刘照从小喜欢读书,而且很有些本领,能说会道,也能处理各种事情。 今年明州水患时,他不仅第一时间保住家人和乡邻,后来谨王入明州又出事,明州瘟疫流言遍地,他始终稳住乡邻,他们村在水患当中,损失极小。 后来容世子治水,他不仅积极配合,还带头帮忙。 也接触了当时治水的官员。 那官员对他大加称赞。 就他这样的出身,这辈子都和做官没关系,最多花钱在县上当个吏,一辈子也就到头了,要不就是经商。 刘照总觉不甘心。 后来报纸考试选官一出,他立刻收拾东西进京。 所有人都不理解。 刘照只说:“先帝已经驾崩,新帝登基,新帝与容世子都是有抱负之人,这考试选官是容世子提出,也是容世子主持,那便定会转机!” 只是他唯一的机会。 刘照在家里、乡邻,都很有些威望,自然没人再阻止,进了京。 后来新帝继位,这一耽误就是近两个月。 许多和他一样住在客栈中的人都急了,甚至已经有人打了退堂鼓,回老家去。 “刘兄,快过年了,若不然我们也回去吧?” “是呀,看来是没指望了。” “多半又是官员举荐,咱们没背景,没家世,哪有什么名声?” …… 在古代,没有家世背景,想要扬名太难了。 刘照却坚持:“我不会走的,新年,年年都有,但机会只有一次,若是错过,岂不是后悔终生?” 闻言,有人摇摇头,不再劝,自己收拾东西走了。 刘照虽然坚持,心里也很打鼓。 但他又想,那可是容世子,容世子要做的事情,什么时候做不到? 正这样想着,突然有人跑进来—— “朝廷发公文了,会试时间定在十二月十九日,十二月十五日之前去京城官府报名便能参与,只要有才学有本事,不限出身!” 刘照腾地站起来,满脸惊喜。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