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公司,国内已经将堂庭文化当做一个标杆了,也会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支持。 这件事情绝对是大有可为。 龚膤也不是一心只知道演戏,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想了一下吴见夜的提议,然后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是真的能够成行的话,那可就太好了!” “只不过,你说凤歌娱乐可以合作,我没有意见,至于亚视,他们为什么要跟你合作呢?” 吴见夜哈哈一笑,道:“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来荔园游乐场的原因!” 龚膤露出疑惑的表情。 荔园游乐场的老板正是现在亚视的老板邱得根的产业。 邱得根在香江也是一个传奇性人物。 出生在沪海,父亲也只是一个小商人,在他刚刚升入初中,就家道中落了,邱得根只得辍学打工,15岁进入沪海的大光明电影院当小厮,后来升为司理,21岁时租下大都会电影院,放映国产影片,是一个身无资产的经营者。 不过随后邱得根娶了一位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不过当他来到香江的时候,又变成了一个穷小子,全部身家也不过几百元。 后来邱得根在朋友开的公司做幻灯片广告,并买卖影片。他在上海经营多年电影院,故想在香江重操旧业。香江把影院叫作戏院,那时没电视,去戏院看电影是香江人的主要娱乐方式。 经营戏院自然是在闹市好,可闹市的租金贵,邱得根可望而不可及,又借钱无门。后来他回忆道:“当年由于自己是外省人,粤语又不灵光,不获本地人信任,买东西总是先钱后货,调动资金很困难。” 此路不通,邱得根唯有把目光盯到乡下。他到新界跑了好些地方,最后在荃湾租了一间货仓做戏院。邱得根的原则是能省就省,乡下租金低,乡下人很少看电影,故可以租旧片来放,旧片一天才1港元租金,又可省一笔。 当时荃湾人口仅10万,除本地居民,还有山寨厂工人,不过也都是从粤省来的农民。邱得根的戏院一开张,果然大受欢迎,时时爆棚。 麻烦事也随之而来。原先这里的人有免费看电影的习惯,一些有钱人做善事,出钱请人放露天电影,或在宗祠货仓敞开门放映。戏院开张,一些农民不买票,不让进就用石子砸灯砸玻璃。邱得根每晚都要守在戏院维持秩序,这些乡民慢慢才习惯买票看电影。 邱得根首创乡下戏院放日场的先例。他的考虑是租片以日计算,光放夜场不合算。乡民没有上班工作制,时间可自我调剂。再说乡民居住分散,走夜路颇为不便。 开始时日场门可罗雀,但随着影响扩大,日场的上座率与日俱增,为邱得根赢得可观的票房收入。 邱得根一有钱,就到一个乡镇设立一间戏院,到1958年,他已独立拥有14间乡下戏院,成了新界的戏院大王。 有钱后,邱得根又把目光放到了香江的地产业,不过仅凭他开戏院的那点钱,明显是不够在地产业有所作为的,于是他又盯上了银行业。 不过那个时候香江新界的人,并不相信银行,宁肯把钱放到自己的家里,也不存到银行,而邱得根最早创办的也不是银行,而是钱庄,就更加困难了。 幸运的是荃湾的一场大火,烧掉了很多人放在家里的钱,大家才决定将钱存到邱得根的远东钱庄。 远东钱庄业务渐渐上道,邱德很一下子便成了大财主。存款靠放款赚钱,这是任何银行业人士都深知的道理。邱得根开办了一些小额贷款,他和一些不相信他的存款人一样,也不放心那些贷款人。 虽然不相信别人,但是邱得根相信自己啊,所以他又左手倒右手的,将存在远东钱庄的钱,贷给了自己。 这是当时华籍银行界人士惯用的生钱办法,岂止是为了安全?盈利既多又快。邱得根四处捕捉机会,终于在1961年以150万港元的较低价,购得荔园游乐场。原业主是张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