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王在晋挂左都御史衔,起兵部左侍郎,总督直隶各处粮储、河道、漕运、军屯等务。东厂、锦衣卫协助行事。” 闻言,魏忠贤、刘侨忙道:“奴婢(臣)领旨!” 王在晋没想到皇帝如此信任自己,愣了片刻,才是疾呼道:“皇上圣明,皇上圣明!!” “对了。”朱由校将喝光的枣茶碗交给一旁太监,问:“王在晋,朕听说你在万历四十六年时写了本《辽事实录》,如今怎么样了?” 王在晋心中一颤,小心地说:“回皇上,辽事实录一书,臣还在编写,未及近半。” 朱由校点了点头,起身在暖阁中走了走,负手望向屋外夕阳,说道:“这是本好书,书名就改成《三朝辽事实录》。” “万历、泰昌,还有朕的天启一朝,该写的不该写的都写进去,朕不怪罪。” 这本三朝辽事实录到底有没有东西,还要看王在晋写了些什么,不过就后世鞑清的反应来看,应该是有让建虏害怕的观点的。 不然钱聋为什么要着急忙慌的把这本书给禁毁了?说白了,还不是做贼心虚。 “谢过皇上!” 王在晋本来担心,自己这辽事实录一书写的太过真实,会引起皇上猜疑,却没想到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走出西暖阁的他如沐春风,整个人都变得精神百倍,仿佛焕发了人生的第二春。 其实也是,能遇见这样一个果断不怕事的皇帝,这是很多人的灾祸,却也是一些人的福气。 良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王在晋觉得自己很幸运,在四十几岁的时候,遇见了这样一个好皇帝。 ...... 刘侨和王在晋退下后,魏忠贤仍在暖阁侍立,这时,朱由校伸了伸懒腰,说道: “忠贤,带一队人马到南海子打猎,不用声张。” 魏忠贤点点头,一下子就明白皇帝是想悄悄的来,他陪着朱由校走到东暖阁穿戴戎服,一边自责道: “都是奴婢不好,上次狩猎喊了西李选侍和郑贵妃,坏了皇上的兴致。” 提起这两个人,朱由校冷哼一声,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忽然叹了口气:“唉,朕真是恨不得她们都死了才好。” 魏忠贤听这话后心里一惊,眼珠子转了起来,却也是赔笑:“皇上说的是,这两个女人搅乱后宫,是该死。” “不过皇上,奴婢有一事不知该不该提。” 闻言,刚穿戴好戎服的朱由校看了魏忠贤一眼,后者忙低下头不敢对视。 “忠贤,你和朕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明说?” 魏忠贤闻言哽咽了几下,引得朱由校哈哈大笑,上前拍了拍前者的肩膀,说道: “忠贤,朕知道你忠心,有什么话说便是了。” “奴婢,奴婢是为了皇上忧心。”魏忠贤哭了出来,“这朝中上下,没几个是对皇上真正忠心的,他们有些人可是盼着皇上得不了好儿。” “奴婢平日在东厂,不能在宫中陪着皇上,后宫也需要一个辅佐皇上的人不是。” 朱由校闻言皱了皱眉,“客氏最近怎么样了?” “皇上自打御极,就再没见过她,她可伤心着呢,说是皇上再不去见见她,就要被赶出宫去了。” 说着,魏忠贤摸了摸鼻子。 “嗯,客氏是朕的乳母,不能薄待了她,这后宫也确实需要个人辅佐朕。” 朱由校说完,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