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萍想了想,打了个比方:“你看现在电视上也放电影对吧?那电影是电视台拍的吗?” 那肯定不能,电影是电影厂拍的。 周秋萍又往下延伸:“那你再看看电视剧《上海滩》《大地恩情》这些,是咱们江州电视台拍的吗?不是吧,那都是香港片子,不照样在咱们台播放嘛。所以说,只要节目制作好了,不管是电视电影还是综艺节目,都能直接在电视台播放。” 田彩霞似懂非懂,一时间觉得周经理说的有道理,一时间又觉得好像哪里怪怪的。她从未听说过制作电视节目跟电视台不挂钩的。 要是这样的节目做好了,电视台不要,那后面怎么办? 周秋萍胸有成竹:“咱们的《厂家直销》,现在正受欢迎呢,电视台怎么可能不要?他们要赚钱的。 田彩霞毕竟已经工作过了,没那么天真,小声道:“既然知道挣钱,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做,而是让给我们做?这不合理。” 周秋萍叹气:“你看他们有人手吗?” 要出新节目,领导十分重视,台长亲自来现场观看。 瞧见周秋萍,他还挺客气的,主动过来打招呼:“周经理,你还没走啊?” 周秋萍苦笑:“等人等地盘呢,还有几件商品没做完。” 台长立刻表达歉意:“对不住,人少地方小,现在天天打架。” 真是甜蜜的负担啊。 以前电视台是怎么运转的?除了大片的休息时间,要播放的时间段全靠各个兄弟台之间的互通有无。拍的好的电视剧互相购买,然后拿过来直接播放。当初他们是那个购买的人。 结果从《江畔人家》开始,情况大不同。不仅电视剧卖出去了,《厂家直销》也卖给了新成立的省台,周边的电视台也有心想买。就连《小灵通探索世界》和《青春歌友会》也有兄弟台感兴趣,也想买了去播放。 这这这,都是下金蛋的金母鸡,宝贝疙瘩。差了谁的录制,损失的那都是钱啊。 当领导的,当然要看经济效益说话,怎么也不能厚此薄彼。 周秋萍趁机进言:“那你应该招兵买马,多进点人啊。地方小点没关系,只要有充足的人手事先充分熟悉流程,后面真正需要占用演播室的时间并不多。” 台长头摇得跟波浪鼓一样,满脸苦笑:“你这是在为难我呀,秋萍同志。我实话跟你说吧,电视台的编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想往上面多要一个编制,能要了他们的命。就我们台里还一堆人解决不了编制问题呢,我还招人?我哪来的脸招人啊?” 周秋萍轻描淡写:“那你多招几个临时工呗,好歹把活给圆过去。” 台长笑容更苦涩了:“你开玩笑哦,你以为临时工我说招就招啊。招过来,解决了一时的问题,以后怎么办?” 此话怎讲?这是时代特色。跟二三十年后临时工是专业背锅侠不一样,80年代的临时工还不是完全的劳动派遣性质,因为服务公司也是单位成立的。 这就导致了在电视台之类的单位里,只要临时工能够忍受低薪水零福利,他就能天荒地老地干下去。 台长作为台里的大家长,肯定要考虑电视台的经济效应。 这些临时工基本上不可能转正。但台里每年都会分配进来新进大学生或者中专生,自带编制的新人将来肯定能挑担子的。如果他们把活接了,那为了这些节目而新招的临时工又干什么?难不成指望台里白养他们?想都不要想哦,工资再低,那也要台里拿利润出来的。 台长叹气:“临时工是大问题,我们现在的原则是能不招临时工尽量就不要招临时工,把现有的人员充分利用起来。” 周秋萍心中暗喜,准备趁机表态自己想承包个部门,专门制作电视节目。别说《厂家直销》,就是《青春歌友会》她都能接过去找人做。到到时候台里意思性的给些制作费就行,冠冠名广告费也归台里。 毕竟这两档节目的核心目标就是为了卖东西,制作费少点都无所谓。 可她刚开口,台长就开始打哈哈。开什么玩笑,电视台怎么能承包?这个不要想,这是原则性问题。 周秋萍正色道:“广东那边的电视台已经有地方这么做了。” 台长不假思索:“人家那是特区,啥叫特,就是特殊呗,咱们不可能同样的标准。对了,秋萍同志,市领导已经给我打了几次电话了。白雪冰箱,帮帮忙,就在节目上给它卖一回,好歹面子上过得去。” 当初事情闹得的确难看,白雪冰箱作为本地搞还本销售的领头羊,一开始是很火爆的,商场都卖断货了。结果随着他们电视台还有报纸以及广播电台等各大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