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队的人看着买东西出来的人,个个都羡慕不已。 好在周秋萍他们运气不错,因为到的点儿刚好赶上孩子放学。不少人没排到队,先跑去接小孩了,倒是白白便宜了他们。 等走进超市里一看,周秋萍瞧见货架上陈列的商品,立刻就知道该怎么谈了。 1991年,国家还没有正式提出市场经济,整个社会还处于两种经济意识形态拉锯的状态中。 反映在商品上,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商品缺乏统一的标准包装。 比方说超市里卖的白糖,不是那种一袋袋装好的商品糖,而是超市自己盛放在牛皮袋里称重。包括饼干糖果之类的,也是同样的处理方法。 而这正是向阳食品厂的优势,他们的杀手锏就是标准化呀。 作者有话说: 贴一点写作时查到的资料。 在曲阳新村住了29年的陈卫记得,80年代末刚搬过去的时候,周边的配套设施还没建设好。 要买油盐酱醋,她只好跑到四川路附近去。“格辰光年纪轻,买东西都是踏脚踏车从外头买回来的。”她说。 所以,当1991年9月,联华超市曲阳店在曲阳路玉田路开业的时候,连续两个星期,客流天天爆满。 联华超市在曲阳刚开业时,顾客排起了长队 曾在联华担任首席新闻发言人的孙明回忆说:“有些住在市区的人也特意乘公交车来看热闹。” “因为人实在太多,只好在门口拉起绳子维持秩序。晚上超过了营业时间,卷帘门也关不上。” 有意思的是,这家造成轰动的超市,是依照一盒片长仅十几分钟的录像带筹建起来的。 “当时没有现成的专业人员,没有现成的样板可以借鉴,只有一盒香港屈臣氏超市的录像带,中间还夹带着许多广告。” “筹备组就根据录像画面,依样画葫芦做了超市商品布局的设计。” 商品组织也很不容易。那时,商品市场仍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轨制”运行下。 远不像今天,生产单位直接与销售终端对接,所有商品标准化包装后上架销售。 在第一家联华超市里,“白砂糖是散装称重后再装牛皮纸袋的;什锦水果糖是散装零称零卖的;饼干绝大多数是散装,装入牛皮纸袋后再称重的;而各种调味品几乎都是零拷的”。 ^_^,每次写年代文都感觉这些年我们国家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437章 去超市卖炸鸡 好在1991年海城开的第一家超市虽然没有电脑, 进出货都靠手工开单记账。收银机也没装扫码枪,价格标签全是人工贴到商品上的。 但它有一点特别美妙,那就是它设置了冷库。 楼上是店铺, 地下室就是仓库, 专门配备了冷库。这就为半成品炸鸡块、鸡米花以及其他冷冻食品的销售提供了可能。 但问题在于现在的超市并不卖速冻熟食。 是因为这时代我国的速冻食品工业还没有开启吗?当然不是。 事实上80年代起,北上广以及江苏福建这些沿海地区就已经有工厂生产速冻食品。什么速冻饺子、包子、烧麦、春卷、馅饼乃至速冻菜肴等等, 种类还不少。 但他们走的是出口创汇路线, 顾不上国内市场。至于后来闻名全国的三全速冻食品,也才刚刚处于草创阶段,尚未打开更大的市场。 所以超市负责人对她的推荐将信将疑,并不十分感冒,甚至委婉地拒绝:“我们超市进货都有自己的渠道,必须要经过程序。” 周秋萍直接打蛇随棍上:“那我能否现在邀请您去我们的工厂参观?实不相瞒, 我们工厂供货渠道很广, 肯德基也是我们的顾客。” 然而肯德基的名头似乎并不够响亮, 起码没能像当初震撼到宋经理一样打动负责人。 但周秋萍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她应是笑容满面地邀请人:“要不您跟我们去工厂看看, 瞧瞧我们的东西究竟是怎样生产出来的?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