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背景下,租船的费用也就特别高。 一艘千吨货轮,月租15万是正常现象,而且你还得有门路,能租得到船。因为这时候国内造船技术还不行,内河比方说长江上跑的船几乎都是百吨级的。 有千吨大船,大家都会抢着要。跑一趟抵得上人家跑10趟啊,多赚多少运费了。 反正现在油价也便宜,在98年之前,这个数字基本上都维持在每升1.8元。 正因为这样,周秋萍完全不愁轮船出租。 千吨级别的船,她基本上都租给了内河运输。 万吨的巨轮,由于河道和桥梁限制,现在跑内河基本不现实,主要客户则是两家,一家位于厦门,算航运系统的三产公司。另外就是马来西亚的航运公司了。 后者已经拿到了黑海造船厂的商船,目前运作满意。也就乐得跟周秋萍继续合作,就等船造好了,漂洋过海过去。 而且按照大家的协议,这船并不是空船走,里面集装箱里装着的是摩托车。 俄-罗斯长期的寒冷气候决定了这玩意儿使用严重受限。但地处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却没这个顾虑,人家一年四季开都拉风的很,所以很受欢迎。 眼下俄-罗斯的摩托车真便宜,故而即便加了进出口关税,运到马来西亚去卖,也很有竞争力。 周秋萍没资质在当地零售,索性打包卖给了当地的贸易公司,少赚点也少费点心。 至于飞机,她也赶上了好时候,恰逢各大航空公司都急着更新换代老旧飞机。 所以她的合作方式是出租加打包模式。航空公司淘汰的老旧运输机全部归她,抵扣一部分租飞机的费用。 至于全租,那么租金支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融资租赁,一种是经营租赁。 这二者具体反映在租金上的差别就是前者最初的几年租金费用高,后面慢慢递减。后者金额固定,每个月都是28万美金。 鉴于眼下的航空公司都比较穷,所以大家选择的都是第2种模式。 具体的谈判工作,她就要交给租赁公司去做了。毕竟她一口气买了20条船,又买了4架大客机,一家家都由她自己谈,她这位董事长岂不是很悲伤? 况且除了飞机和轮船之外,还有大卡车呢。这回也要装上轮船,跟着一块儿回国。 看着第一艘大货轮起航的时候,周秋萍真的生出了种错觉,好像自己富可敌国了。 这就是实物的力量啊,大把的钞票放在手上没啥真切感。唯有大批大批的货物才能让人感觉踏实。 当这个念头冒出来的时候,她惊恐地发现自己好像也被俄-罗斯人民感染了,都丧失了对钞票的信任感。 也难怪会如此,因为号称要缩紧银根的政府完全没扛住。都不等她离开莫斯科,印刷厂又开足马力开始印钞票了,像是在冲年底的kpi一样。 好不容易拿到工资老百姓们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松口气,就悲哀地发现卢布又跌了。 市场再度陷入抢购狂潮。货架上的东西少的可怜,他们也不知道到底从哪儿来的怪兽,吞掉了这个国家的财富。 正因如此,周秋萍去造船厂查看货轮建造进度的时候,她特别受工人的欢迎。因为她的慷慨不仅为工厂迎来了订单,而且还让他们免了一大笔损失。 最重要的是这位周老板背后还有贸易公司,她能够弄来大量的中国货,除了日用生活品之外,甚至还有可以存放半年以上时间的方便面。对于恐慌物价还会继续疯狂的大家而言,这真的是好东西。 周秋萍走的时候挺美的,一条船装满了摩托车和破铜烂铁,另一条船则等到完工后装走大批木材。 后者只能在这个季节。 因为西伯利亚大片森林都长在沼泽地区,天气暖和时地面解冻全是烂泥,不管是砍树的车还是运输的车都没办法干活。只有冬天,才方便大家作业。 她临走前,还把兰香等人从基辅叫到了莫斯科,讨论下一步在俄-罗斯开分厂的事。 拜她的高调所赐,原先她一直想参加拍卖却始终不顺利的加工厂居然主动送到了她的手上。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