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后,立刻便被眼前的两条自动化生产线给惊呆了。 只见一台机械手臂将一整块散发着金属光泽的板材放入一个高六米的大型设备中,十分钟过后观察窗内的板材出现烧红现象,然后一个巨大的冲压模具轰然而下,将板材冲成一个巨大马鞍型结构,旋即设备打开,部件被机械手臂拿出来放到另一侧不满高地起伏柱状阵列的设备上,先是被上下左右进行平整拉伸,然后下面的阵列开始有规律的起伏进行多点拉伸,最后位于上部的柱状阵列调整好角度,直接冲下,与下部的阵列一道将中间的板材彻底冲压成型。 待机械手臂将冲压出来的部件儿从设备上放到成品区时,无论是巴洛托夫还是米舒申科和亚纳耶夫,眼睛都看直了。 尤其是巴洛托夫一双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大,看着只有区区6名技术工人操作的生产线,就跟看到遗失多年的宝贝一样,蓝幽幽的眼珠子差点儿没直接蹦出来。 砰砰跳动的心脏更是向他那颗快要宕机的大脑不断重复着一句话:“这次来对了,这次来对了……” 巴洛托夫如此,米舒申科和亚纳耶夫就更不用说了,早就彻底的石化了。 之前听庄建业说这座钣金成形车间属于世界前列,两人面上不说,心里还是很不以为然的,好赖不计两人是从苏联时代过来的人,当初超级大国工业能力是个什么情况两人还是很清楚的。 那么强大的苏联都不敢说这句话,在苏联手上做了十多年学生的中国就有这本事? 结果进来一看两条钣金成形车生产线,两人直接就懵了。 中国腾飞的钣金技术已经达到这种程度了? 这才多少年,俄国……不,哪怕是苏联没解体估计也被中国腾飞甩在身后了? 疑问过后便是深深的惆怅,惆怅各自国家没有航空工业,不然把这套设备拿回去,造飞机还不跟造香肠一样,各种疯狂暴兵和输出? 然而有人清楚这套生产线的价值,却不等于所有人都明白,毕竟白俄和哈萨克来的人有不少是纯商业领域人士,对这种技术根本就是外行,眼见三位带头大哥一脸震惊加懵逼的状态自然找那些懂行的询问下。 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着实吓了一大跳。 原来这套生产线做的东西不是旁的,正是战斗机机身中部蜂腰外加两侧延伸出的翼根。 学名叫做翼身融合体。 这可是三代机当中最为经典的设计,传统的制造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钣金、冲压、热处理、切割、焊接、机加工等多种工艺。 更重要的是无法一次成型,需要多个部件儿拼接而成。 不但结构总量大,而且机身的使用寿命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用的就是这样的传统办法,生产周期长不说,飞机的质量也不稳定。 中国腾飞的这套生产线则大大简化翼身融合体的制造,可以说开创了一个时代,从这点来看,说是世界前列那都是谦虚,世界领先才实至名归。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