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顶流到学霸(穿越)

分卷(57)


    大家估计都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同事了。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学院。

    华国年轻人推开房间门,朗兰兹博士,您叫我?

    你来了,林。朗兰兹教授笑着说道,我今天接收到数学月刊编辑发给我的论文,很有趣。

    这篇论文,数学学院研究几年。听说已经被他解开,不过,现在我还没有验算。我想问一下,这个YU WAN ZHOU你认识吗?为什么我之前从未听说过这人?朗兰兹的表情充满着疑惑。

    朗兰兹,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学院教授。全名为罗伯特朗兰兹,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及硕士学位,而后在美利坚的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将数学中的两大分支数论和群论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即大名鼎鼎的朗兰兹纲领。①

    1967年,年仅30岁的加拿大数学家罗伯特朗兰兹在给美国数学家安德烈韦伊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组意义深远的猜想。这些猜想指出了三个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数学分支:数论、代数几何和群表示论,实际上它们是密切相关的。这些猜想现在被称为朗兰兹互反猜想,而后演变成朗兰兹纲领,被称为数学界的大统一理论,在过去几十年里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②

    被叫做林的华国学生轻笑了一声,对朗兰兹说道,博士,我也是刚知道的这个人的存在。

    朗兰兹露出一丝笑意说道,很久没有遇见这么有趣的人,能看出,他的数学造诣非常棒,我甚至能够感觉到,他比我三十年前还要厉害。林,可以给我说说这个叫YU WAN ZHOU的人吗?他是华国人对吧?

    没错,他是华国人,博士。

    我想他在华国应该颇负盛名。

    不,博士,他在华国并没有名气。

    朗兰兹很困惑,像是这样厉害已经接近伟大的数学家,为何在你们华国没有任何名声。这不科学,林,我记得你说过,华国人非常尊重研究科学的人。可为什么他没有任何的名气,我实在是想不通。

    朗兰兹博士,您想要听听我刚得到的消息吗?是从我的母校京城大学传来的。林笑着走向研究室的座位。

    博士,您的咖啡需要加糖吗?

    不必了。朗兰兹摇着头,林,说说吧,你听到的消息。他一边听着林的话,一边正在验算论文的正确性。

    他今年才十六岁。

    什么?朗兰兹手中的笔停顿了下来,十六岁?

    他从未想过,这篇论文的作者竟然只有十六岁。

    这是在是太骇人听闻,林继续说道,是一位高中生,他所在的城市叫做渝城。博士或许从未听说过这个城市,不过我记得今年有一位普林斯顿大学的学弟也是渝城人。

    抱歉,我忘记他叫什么了。林将咖啡放在朗兰兹的座位上,作为朗兰兹的助手,林能够被朗兰兹看中,自然是在数学上有极强的天赋。但对比那位俞晚舟,恐怕他的这些天赋并不够看。

    我的天,他竟然还是一位高中生?我真想亲自见见他。朗兰兹对于俞晚舟非常好奇,一位高中生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学院好几年没有完成的论文给做完了。实在是不可思议,林却风轻云淡的笑着说道,博士,我给您讲一个更骇人听闻的事情吧。

    听说他研究阿贝尔域推广问题,最多也就只有四个多月,还不到半年的时间。

    天才,他绝对是一位数学天才。朗兰兹惊呼到,如果真是如此,他是我生平仅见的数学天才。

    说起来,这位还算是我根正苗红的师弟。林笑着说道,他也是陈远教授的徒弟。陈,博士你之前见过。

    陈的徒弟吗?朗兰兹想了想,那位严苛到有些变态的华国教授。

    我听说,陈教授在这篇论文并没有帮上什么忙。之前他询问过陈教授几个问题,但都是数学学院研究到的那些东西,可现在他的论文与之前的研究背道而驰,是他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做出来的。我想,应该是那么一丝的灵感吧。

    也只能这么解释了。朗兰兹点头说道,我对这位YU真是越来越有兴趣了,对了,他的华文名字是怎么写的,林?

    林在桌上写下俞晚舟三个字。

    朗兰兹教授看了半晌,摇着头说道,华文和这位华国天才一样,不可琢磨。

    林轻笑了一声,教授,我听说这位是要去参加IMO大赛的。

    参加IMO大赛?朗兰兹实在是不敢想象,三十年前的自己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M.lz1915.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从顶流到学霸(穿越)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