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送礼成风。 在长安城,也是一样的。 整个一月份,各家各户都在彼此送礼。 而伴随着这阵风气,阿卜杜勒的香料铺子更加火红了。 横匾上巨大的“阿布香料”,在阳光的照耀下,鎏金字样闪闪发光。 胡椒也好,桂皮也好,肉蔻也好,单单一月份,价格就上涨了两成,相比去年年中价格低点,更是翻了一番。 用日进斗金来形容“阿布香料”铺子,一点也不夸张。 阿卜杜勒也被大唐人庞大的消费能力不断的刷新着三观。 “主人,这个月从泉州过来的香料已经全部入库了,是不是明天开始拿到铺子里售卖?” 说话的是阿卜杜勒从阿拉伯带过来的忠心仆人哈利。 “先给魏王府再送一担香料过去,剩下的留一半在货栈里存着,其他的拿出来售卖。” 在长安城待的越久,阿卜杜勒就越庆幸自己当初抱上了魏王殿下的大腿。 所以,每次有新货到达,他都是首先给魏王府送礼的。 “还是送胡椒吗?这次来的肉蔻和桂皮都有不少,是不是也送些其他的?” “不,听杜长史说,魏王殿下最喜欢胡椒了,你没看去年冬天我们低价售卖了多少担胡椒过去吗?” 在阿卜杜勒看来,送礼一定要送对方喜爱的才行。 虽然桂皮和肉蔻的价值一点也不比胡椒差,甚至有时候还要贵一点,但是架不住人家喜欢胡椒啊。 根据他的了解,魏王府已经把府中的铜钱基本上都换成了胡椒。 他们还真是有眼光,单单这一波操作,少说就挣了三成利啊。 不过,自己低价卖胡椒给魏王府,也没有吃亏。 毕竟,本身低价这个东西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长安城勋贵看来的低价,对于自己来说,已经是个天价了。 最关键的是,在魏王府的带领下,长安城好多勋贵世家居然都学着开始囤积香料了,其中以胡椒为甚。 “好的,主人,我立马去挑选一担优质胡椒给魏王府送去。” …… 杨本满最近的心情非常好。 这两年,茶叶的价格节节攀升,作为长安城第二大的茶园主,杨家的日子过得别说有多么滋润了。 从去年开始,杨家的制茶作坊也开始了炒茶。 虽然不知道楚王府的龙井香茶是怎么炒制的,但是只要知道这些茶是炒的,总是有办法模仿到一些东西。 无非就是杨家出产的炒茶,香味没有楚王府的浓,口感没那么好而已。 即使如此,炒茶的价格也比往年的茶饼高了一大截。 在茶叶这一行当,杨本满是彻底的放下了脸面,楚王府推出什么样的产品,杨家就跟风。 还别说,这么一搞,单单去年挣的钱,就比前面几年还要多。 当初在茶饼上狠狠的栽了一个跟头的杨本满,早就把那些损失给挣回来了。 甚至,杨本满还暗暗庆幸,要不是当初吃了大亏,说不定还没有自家今日的舒服日子呢。 待在家中改建的一间装有地暖的房间里头,杨本满恰意的喝了一口清茶,跟管家杨东说起了自己的体会。 “春茶的茶水更为饱满有厚重感,滋味更为浓厚,香气鲜爽而馥郁;而秋茶的茶水虽不如春茶来的丰厚,整体口感和风格较为平和,再加上秋茶的香气柔和,我倒是觉得秋茶别有一番不同于春茶的独特滋味。” 眼看着再过一两个月,第一波春茶又要上市了,杨本满心中开心不已。 “阿郎,不管是春茶还是秋茶,我觉得只要能够卖上好价格,就是好茶。” 杨东这话,算是说到杨本满的心坎上了。 别看杨本满现在一副文绉绉的品茶的模样,其实以前他最喜欢喝加了姜丝、盐巴的煮茶。 现在装成一副喜欢泡茶的样子,无非也是为了自家的炒茶销售而已。 不说其他的,就是御史台中,不少同僚嫌龙井香茶贵,都改为买自己的炒茶呢。 “说的好,只要能够让我们杨家变得更好,那就是好茶。” “说起来,这运气要是来了,还真是档都挡不住呢。去年茶叶挣了大钱,然后阿郎你果断的把这些钱全部换成了胡椒,现在只要把库房里的胡椒卖了,就能凭空多出几成的钱财来呢。” 杨东一脸佩服的看着杨本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