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遥心里一咯噔,有种不详的预感。 浙商收粮? 怪不得原著中,太子的粮食全部都是从杭州收购的,原来江苏粮行被浙商先一步“洗劫”了。 两地都是鱼米之乡,多少有点竞争关系,浙江商人照理说,不可能来照顾江苏商人生意。 收那么多粮万一卖不完,过期限,可就都是下等米劣等米了。 那浙江商人为什么要来江苏收粮呢? 薛遥直觉这件事有蹊跷,但还是淡定地询问:“贵行如今一共能拿出多少粮食?” 掌柜也不拖泥带水,直接给薛遥算了一笔账:“咱们粮仓里的存货,恰好足够咱们一年的散售生意,卖给老百姓的市价,公子想必已经打听过了。如果诸位有需要,我们粮行最多可以提供五万石粮食——两成上等米,八成中等米,全部都按五百七十文的价格给你们!只盼诸位爷明年若是还要购粮,务必照顾咱们明方的生意。” 这话说得是很实在的,粮行的存货只够今年的生意,照理说可以实打实按照市价出售。 愿意拿出五万石粮,按照下等米价卖给他们,确实是很够意思了。 然而,刘公公却不领这份情,不阴不阳地冷笑一声道:“五万石?你也太小看咱们的生意了!既然贵行拿不出太多粮食,咱们就先去别家看看。” “先生——”薛遥急忙起身,请刘公公借一步说话。 原著中最后高价收购一百二十万石粮食,看似很奇怪,可薛遥此刻已经完全明白过来了! 刘公公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原著中,他肯定是把金陵各家粮行的东家得罪了个遍,心想浙江既然收了那么多粮,不怕买不到。 结果就是越走越窄,最终连累太子被浙江粮商狠狠宰了一顿。 薛遥百感交集,原本还觉得这位采购太监有经验、有派头,现在才发现,经验和派头,恐怕影响了他的判断。 目前的状况,江苏粮行囤积的粮食,已经被收走一半,当地商人自然不会再低于市场价售卖粮食。 而这家掌柜愿意给出这样的优惠价格,可以说是亏大了,完全是为了以后的长期生意。 原著中,太子爷收购的粮食价格将近六百七十文一石,而且大半都是下等米。 就是说,太子用中等米的价格,收了一堆下等米。 而这家粮行掌柜,用下等米的价格卖给他们中上等米,实在是够义气,只不过存货有限,份量少了点。 刘公公此刻这么冷嘲热讽,实在太欠思考。 薛遥把他拉到一边分析了状况,表示:“五百七十文,绝对是良心价,这掌柜的咱们得结交,五万石粮食也一定得买下来。” 刘公公却一脸不屑的笑着摆摆手,说:“公子稍安勿躁,别被这些奸商给唬了!咱们这笔生意多大来头?还怕拿不到良心价?咱家也不是第一次替朝廷收购粮米,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咱们去备货充足的粮行拿货,中等米,顶多五百文,何必领他这点皮毛的情分?” 薛遥知道他是看自己年纪小没经验,便耐心劝道:“公公,咱们现在不确定别家有没有充足的备货,最好有价格合算的粮食,我们就都收下来,以防万一。” 刘公公笑得更弥勒佛似的:“哎呀我说小公子啊,你这也太怕事儿了,皇上福泽万方,各地丰收,哪里就能短了太子殿下这区区一百五十万石粮食?您就瞧好罢!” 薛遥简直想一巴掌呼醒这胖太监,估计原著中就是因为这采购太监盲目自大,害的太子爷最终亏了四十多万石粮食! 第55章 六皇子很少有机会出宫,金陵城热闹的街市,对他来说处处都透着新鲜感。 街市上男女老少的穿着和谈话语气,和京城老百姓很有些差异。 小贩的吆喝声,听起来也古怪有趣,说什么“甜滴么魂诶”。 太监用京城话给六皇子解释:小贩夸自己的橘子甜得魂儿都丢了。 六皇子被这小贩这么不要脸的吹嘘逗乐了,就打算去买上几只橘子,见证一下有多甜。 行人车轿拥堵,乔装的太监和侍卫怕皇子受惊扰,都围在周围,小心翼翼地挡开人群。 然而六皇子却等不急,从两个侍从之间穿过去,快步往小贩摊位走。 只差三两步的时候,耳边忽然听到一声老汉的惊呼,六皇子转头,看见一辆装满麻袋的推车,朝自己撞过来!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