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你在黎明之前呼唤我

第242章 番外二百二十九 梦回唐朝2


的在河尾城迎接。就在他跪拜迎接佛像时,段宗榜的六脉神剑和一阳指发动,很轻松搞定老迈的嵯巅,把他斩在佛像前。
  老怪一死,其他小怪也好搞定。嵯巅专政的局面至此结束,从此段誉老祖宗段宗榜在南诏政坛有了一席之地。
  老大和小弟同一年死了老爹,照礼节上说,大家既然还没撕破脸皮,总得互相派人吊唁一下,干嚎几声嗓子意思意思吧。老爹唐宣宗死后,唐懿宗派了告丧使者去南诏告知世隆小弟时,可能忘记了这个礼节,使者也不得转,丝毫没有吊唁世隆老爹的意思。再加上往年西川成都高等学府在南诏都有一定的招生名额,可以让南诏贵族子弟学习大唐先进的文化。当时西川节度使(今四川成都)杜悰因为南诏对大唐不太友好,就把这招生名额给削减了很大一部分,同时削减的还有南诏入贡去长安的使者随行人员。要知道南诏主要是乌蛮、白蛮等少数民族组成,文化方面都是学习唐老大的,名额一少,各部落之间就不好分配了,毕竟谁都希望自家子弟在先进国家留学镀金,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做个海归回来后仕途也顺畅还有面子。这几件事都让小世隆很生气,心想你老爹死了,就叫我全国举哀,我老爹死了,作为老大却一点哀悼的意思都没有。还要减少我这的招生名额,搞的很多人向我抱怨。想多派些人去你家参观游览下嘛还嫌人多污染环境,真是小气不厚道,一点都没有做老大的胸襟。
  这样想着想着,越发生气,就把唐老大告丧使者晾在大使馆啃咸菜萝卜,不愿接见,去长安奔丧的使者索性也一个不派了。
  堂堂天朝上使被一小小藩国这样冷遇,事关朝廷体面,说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都不用再添油加醋,回去实际情况和唐懿宗一说,小年青就气的翻台子了。
  唐懿宗以南诏没派使节奔丧、世隆的“世”犯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隆”又犯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名讳为理由,丫的,不给你行册礼了。
  我们经常看到高丽、朝鲜国王更替时都会向华夏宗主国请求行册礼,以证明王位的名正言顺。南诏当时也是唐朝的藩属国,当然也少不了这一套。唐懿宗以为卡住不给世隆行册礼,人家就会屈服,却小看了世隆的魄力。人家压根不和你再玩过家家了,自己另起炉灶,直接建国称帝,国号大礼,改元建极!南诏形势上对唐朝的依附宣告终结,以后我们称它为大礼!
  这还没完,世隆的怨气未消,从此世隆开始了和唐老大的死磕之旅。在称帝不久就派兵正式攻陷了老大哥的播州和无休止的对安南的骚扰。
  安南都护府做为唐朝六个重要的都护府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二百年前。都护府是唐朝在边疆民族地里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目的就是处理边界问题,时不时要和周边国家亮亮肌肉的。安东、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都护府,这就是唐朝著名的六都护府。
  到了李琢当安南都护时,他是靠走关系得到这个职位,花了不少本钱。唐大历以后,政治腐败,普通禁军将校想当封疆大吏,一省领导,那是一定要下大本钱打点的。如果自己家财不足怎么办?向富豪打借条,升官之后,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偿还,因此被称为“债帅”。李琢就是典型的“债帅”!
  可想而知,李琢上任后那是想方设法圈钱,这个吸血鬼搞的民怨沸腾。王式来后,采取了几大措施缓解了几方矛盾,可惜王式任期太短,人走政策也跟着走了。
  本来王式在安南任职期间,局面控制的较好,南诏不敢过界捞。在公元860年,王式刚走不久,继任的安南都护李鄠局面控制力就差了许多,连安南地方割据势力和新的大礼国眉来眼去勾搭在一起也不知道。后两者悄悄合兵三万多人,号“白衣没命军”,于当年十二月乘虚攻破了安南交趾城,实施“抢光”政策,大大收获了一把。李鄠屁股都没坐热,就被赶到小城市武州去办公。提心吊胆等联军主力抢完战利品打道回府后,李鄠才装模作样的组织些民兵去接收空城,对领导汇报说收复失地,大功一件!
  失地可以收回,损失可收不回来!
  如果唐老大是健健康康的,这点损失不算什么,让这两小弟蹦跶几天,抽出空来派出大军拍死就是。可惜,唐老大病的比较严重,南方的防御本来就很差,何况浙东还在扑裘甫这把火。没有像样的将领,没有像样的兵。此后几年,大礼就在唐朝边境地区,东咬一块西咬一块,让唐老大焦头烂额。
  倒霉侠李鄠为这件事情负主要责任,不久被老板李漼贬到海南管户口去了(儋州司户),在任还没满一年。六月,盐州刺史王宽升任安南都护兼经略招讨使。
  王宽不是王式,到处救火,也守不住城。
  公元861年,大礼攻陷邕州(今广西南宁),也是抢完就跑,顺带把劳动的第一生产力—人口差不多抢光了,导致原有居民,十不存一。M.lZ1915.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请你在黎明之前呼唤我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