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你在黎明之前呼唤我

第243章 番外二百三十 梦回唐朝3


年,21岁的前蜀王王建仪仗武力干的是杀牛、偷驴、贩卖私盐的工作,人送外号“贼王八”。
  潜龙在渊,等待风云际会扶摇上!
  他们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演示怎么样才能行行出皇帝。
  这一年,以唐懿宗为首的上层社会还在继续饮酒高歌,纵情挥霍人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上层建筑的繁华是建立在底层人民的凋零上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终会不可调和,引发反抗。在以后,唐懿宗会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演示什么是无止境的挥霍,不论是嫁女、葬女还是迎佛骨,都是一场夺人眼球的富贵展示......
  朱温、马殷等目前还接触不到这些繁华,他们目前都处于社会最底层。
  这一年,唐懿宗的又一个烦恼来了:这一年爆发了庞勋为首的桂州(今桂林)边防兵(戍卒)兵变事件。兵变的起因并不复杂:士兵们想家了,而当领导的不遵守约定忽悠了士兵一年又一年,就是不让回乡,于是在几个愤青分子的带头下,一齐反了。可以说完全是当官的不作为造成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领导的,不要官字两个口,说话当放屁,后果很严重的。
  大礼(南诏)的蝴蝶翅膀到了现在,连锁反应发生了,唐老大又要开始救火!
  这一年,唐懿宗把岭南分为东西两道,东道省会广州,西道省会邕州(南宁),这就是两广分为东西的开始。前面说过,公元862年,为了应付大礼在安南的侵略,唐征调八个藩镇共三万兵力南下抗礼援南。其中,摊派给驻徐州的武宁节度使温璋的指标是三千人,任务就是防守广西各州县。
  温璋的第一人选是手下的两千银刀军。
  温璋向朝廷拍胸脯保证完成调兵任务,转头派人去银刀军营传达动员令,却碰到个很丢面子的问题:银刀军不去!
  是的,不听、不鸟直系领导温璋的指令,我就是不去,爱咋咋地!
  从银刀军个人的角度出发可以理解,毕竟这是要去遥远前线和外敌作战,外部环境恶劣不说,还有捐躯的风险,哪有徐州本土的安逸生活自在。从其他人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国家安排正常的作战指令,军队竟然就敢抗令,这是该有多大的胆!
  别的军队或许不敢,但银刀军敢,他们有这方面光荣的传统。
  他们不胆敢抗命,温璋把他们逼急了,也被他们赶出了办公室,卷铺盖从哪来回哪去。
  银刀军的由来要追溯到四十年前,公元821年武宁军节度副使王智兴在徐州当地招募了两千多勇士,按三百人一军,组建为银刀、雕旗、门枪、挟马等七军,统称银刀军。
  王智兴个人武力不错,是员战将,国家经常需要他上战场秀肌肉。但他玩政治也和战场一样,属一言不合就动手的,组建银刀军之时就干了一件事,用兵变手段驱逐和他不和的领导武宁军节度使崔群,逼得朝廷追任他为武宁军节度使。
  这是第一次驱逐领导,理由正当,法不责众,朝廷没拿他怎么样,只得追认王智兴为武宁节度使,事态平息。王智兴得了这个职位后也卖力表现,建功立业!
  银刀军在王智兴的熏陶下除了他之外是天王老子也不认,即使后来王智兴调离徐州,银刀军担任后任节度使的亲兵卫队,这坏习惯也没有改变,首先遭殃的就是他们的保护对象-武宁节度使。
  银刀军组成说是勇士,其实盘根错节,都是当地的社团人士,平时就目空一切、欺善怕恶之辈,有王智兴这本地大将在,无论武力、势力都压的住、压的服。后来的银刀军组成也是这些老兵的徒子徒孙、门人弟子等,脾气和老一辈一样,后面的文官却没几个像王智兴一样的人物,都是空投司令,于是任形势就慢慢逆转,变成奴大欺主。
  公元844年朝廷派李廓空降担任武宁军节度使。李廓是吏部侍郎李程的儿子,这之前当过鄂县令、刑部侍郎、颍州刺史。还有个光辉的头衔:诗人。和著名诗人贾岛是朋友。诗人这行业在现在或许不吃香,但在以诗闻名的大唐那绝对是风云人物。
  按说这么一位有背景、有文化的大佬空降到徐州来,应该说银刀军会给个面子吧,事实相反,有文化、有背景是一回事,没服众本事银刀军照样不给你脸色。公元849年五月,诗人、官二代李廓被赶跑,最后没官可做,只得回家继续吟诗作对去了。
  这是银刀军第二次驱逐领导。法不责众,唐宣宗也没拿他们怎么样,调义成节度卢弘有点本事,还有人借机要闹事,被卢弘逮着机会杀个了出头鸟都虞侯胡庆方,这招杀鸡儆猴,取得良好效果,事态平息,徐州也平静了几年。
  公元858年,康季荣空投担任武宁军节度使。这货在公元855年当徐泗节度使时就挪用过公款二百万缗,东窗事发后虽然用家财填补亏空免了牢狱之灾,也被贬为夔州长M.Lz1915.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请你在黎明之前呼唤我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