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请你在黎明之前呼唤我

第243章 番外二百三十 梦回唐朝3


此,都押牙尹戡、教练使杜璋、兵马使徐行俭三人还变着法儿轮流给崔彦曾支招延迟大家的归期。
  当时孟球和大家约定是三年就可以新征兵以调换他们回家。但崔彦曾可不理会前任领导的承诺。大家望眼欲穿总算到了三年,本以为可以回家。领导撂出一句话,“请大家再辛苦一年,一定让大家回家,谢谢,非常感谢”。
  众人没说什么,一年就一年吧,第二年时间到了,领导拍拍脑袋,“实在不好意思,呵呵,你们看,最近国家情况不是很好,要不大家再呆一年吧,谢谢,实在是非常感谢哈。”
  众人虽然不太高兴,还是没说什么,国家有难处,那就再待一年吧。
  大家怀揣着梦想,年年失望年年望!
  崔彦曾他们为何不放人?没什么为国为民的好心,一是徐州征新兵去换岗太麻烦,一来二去开销太大,舍不得;二是他压根没有为前任守诺的意思。
  就这样崔领导忽悠了一年又一年,到了公元868年都快六年了领导仍没有给大家换岗的意思。
  八百人从徐州来到遥远的桂州,一别就将近六年。不像今天,手机、电脑可以让天涯成咫尺。那是交通不便、书信往来都贫乏,咫尺是天涯的年代,家里没成亲的想佳人,成了亲的想妻儿,父母还健在的想父母。家里的亲人、朋友甚至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狗都是想念的对象,那都是让人记忆深刻的离别。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是离别。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哪堪远水粼粼。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离别的诗太多太多,离别的人太苦太苦。这个苦大家自己懂,但领导不懂,也不想懂。离别的痛苦只有离别后才能深切体会,那是整整八百人的乡愁!离别后,令人向往的团聚就是大家坚持下来的唯一动力。
  这一年,大家又问何时可以回家。这次亲信都押牙尹戡给大领导徐泗观察使崔彦曾出的理由是:“实在不好意思,路费不够啊(军带匾乏,难以发兵),你们看大家请再留一年吧,明年,明年一定给足大家的路费,感谢大家配合下工作。”
  当然,崔彦曾作为大领导不会直接告诉大家这个理由,那太丢身份。这次传达指示人员是都头王仲甫。
  大家一肚子的怨气,众人就差脸上写着“我不相信”!
  虽然两地几千里,书信难通,但不表示就未通,有收到家书的士兵把实际情况一看,崔彦曾压根就没有征新兵来换岗的意思,这是准备让大家在桂州干到退休还是老死?
  大家需要个合理的解释!
  但王仲甫作为崔彦曾亲信并不会理睬这些,并没有有效引导。传达完指示后,王仲甫甩甩袖子想像往常一样走人,没有理会众人已经濒临爆发的愤怒。
  王仲甫就被当做大家的出气筒,下场悲催了。
  执法队长(都虞侯)许佶、军校赵可立、姚周、张行实、王幼成、刘景、王弘立、孟敬文、傅寂等九人忍不下去了,带领大家再次拦住王仲甫,讨要说法:既然你说没有路费,行,我们现在都不用领导发路费总可以了吧,只求能让大家能回去看看那是否还健在的老父、老母?那记忆里的妻子、儿女还有那个家。
  大家可以想象这个画面:几百义愤填膺的士兵围着王仲甫等人你一言我一语口沫横飞的说着、求着、吼着。王仲甫开始或懒洋洋的解释一两句,语音很快就淹没在众人的唾沫星子里。最后索性也不解释了,直接蹬鼻子竖眼的指着大家回骂着一些什么,或还对许佶几个出头鸟威胁着有惩罚的意思。众人这个时候又哪会退缩,期间或者哪个人唾沫喷多了,对方直接就用拳头巴掌回敬你,这样礼尚往来,场面就慢慢控制不住了—现场从最初的口斗慢慢升级成了全武行。
  军队哗变爆发!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王仲甫就这样被愤怒的许佶他们给揍死了!
  所以说事不过三,凡事话不可说尽,势不可去尽,势若去尽,缘分必定早尽。崔彦曾这么一年年的忽悠,把双方的最后一点情面也忽悠完了。
  王仲甫被打死了,现场的众人也冷静了下来。大家目前需要思考的不仅是回家的路,还有未来的活路。怎么办?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大家以前的热血、勇悍又被激发出来。既然做了,就众人做事众人当,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也不用崔彦曾同意了,大家组团回家!
  组团回家不能一盘散沙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需要有个领队的。许佶虽是事件的带头者,但只是个愣头青,在众人心中威望还是不够。大家需要一个有威望、有资历的人来指挥。
  很不幸,庞勋被当选了。
  为什么选庞勋?应该以前庞勋就是这些人的头M.LZ1915.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请你在黎明之前呼唤我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