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估计没有愿意往自己身上套枷锁的君王。 主强臣就弱,主弱臣就强,这本就是必然的事,想要靠某种制度让两者始终维持在平衡状态根本不可能。 不过,韩非还是给了扶苏一些建议,替扶苏完善他和嬴政提过的那一套职官制度。 到一统天下之日,正是官制革新的最佳时机。 秦国这些年来一直用的是郡县制,倘若将来秦国真的能一统天下,估计也会全面推行郡县制。 用郡县制治理这么大一个国家,而不是靠分封让宗室子弟、世家大族来完成对地方上统治,前面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要是从一开始就能拿出一套更完善、更高效的职官制度来搭配郡县制,即使仍是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至少可以避免许多问题发生。 扶苏在韩非住处待了许久,直至外面雪略小了些,他才带着刚才记录下来的一叠文稿离开了韩非住处。他带着文稿回到家中,却发现竹熊们趴在院门边探头探脑,像是在等着他回来。 扶苏迈步入内,挨个揉了揉它们的脑袋,它们便齐齐领着他往书房那边走。 扶苏迈步入内,发现屋里已经烧起了火炉,看着十分暖和。在他们以前常聚在一起看书的横塌上,坐着个熟悉的身影,竟是随着李由去了渔阳县的张良。 张良见扶苏回来了,往他杯里斟了杯热茶。 扶苏算是明白竹熊们要告诉他什么了。他坐到自己常坐的位置上,惊讶地问张良:“怎么回来了?” 张良说道:“我这样的人,还是不太适合管事,留在渔阳还不如回来读读书,给你出出主意。” 他和扶苏说起渔阳郡的情况,一开始他们三人倒是配合得挺不错,不过等事情步上正轨,他就有点散漫了,手里的事基本扔给底下的人去忙活,李由对他这种做法有些看不过眼,觉得他在偷奸耍滑。 张良觉得李由是榆木疙瘩,安排别人做事怎么就不是做事了。 陈平夹在中间挺难办,一天天的,明明还是个少年郎,头发都要愁没了。开春他跑齐国去闲晃,就是觉得和李由道不同不相为谋。 张良琢磨着这也不是事,索性举荐个人顶替自己的位置,自个儿回咸阳来了。 反正渔阳郡那边的问题差不多都解决了,有李由和陈平坐镇已经差不多,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他实在没必要杵在那边和李由硬杠。 扶苏听了觉得两边都没错,只是做事风格不同罢了,这一点在他们出发前他就看出来了。 不管怎么说,张良能回来扶苏还是挺高兴的,他说道:“这么大的雪,许多地方都被雪堵了路,亏你还能回来。” 张良说道:“无非是多绕些路罢了,总能绕回咸阳来的。”他见扶苏从外面拿了叠文稿回来,便问扶苏刚去哪了。 扶苏老实回答:“我去见韩先生了。” 张良沉默了一下,问道:“韩先生怎么样了?” “精神还算不错,只是瘦了不少。”扶苏拿出文稿给张良看,想和张良也探讨探讨还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打仗的事他们插不了手,目前也只能考虑一下战后之事。不管将来能不能说服嬴政采纳这些建议,早早做好准备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两人虽分别多时,却丝毫不曾生疏,很快又就着韩非给的那些建议促膝而谈,你来我往地讨论其中有哪些部分值得参考。 作者有话要说: 扶小苏:思考人生.jpg 嬴政:想什么想,干他娘的! 第116章 冬衣 扶苏和张良一商量,还真商量出点东西来。 目前国子学和云阳学宫都已经推行考核制度,博士们入职要考核,学生们结束阶段性学习也要考核,不管学生还是博士们接受度都挺良好,咸阳一带的隶卒也基本做到了“先培训再上岗”,接下来的伤兵再就业也已经着手筹备岗前培训课程,基本是以零基础教学为基础给他们安排快速高效的教学内容。 这两边的教学与考核针对对象不同,一边是针对中层官员储备人才,出来至少是个县官;一边是针对底层隶卒,培养出来的全是要干实事的基层能吏。 可以说,除了不培养武将之外,这两个地方正在批量培养大秦需要的中低层官吏。 这两个地方出来的生员,可以说是最先适应“考试”这一事物的一批人,想入学要进行摸底考、想升班要进行阶段性考核、想毕业还得进行综合水平考试,要是有那个月一次试都不考,他们可能会觉得缺了点什么,浑身不舒坦! 既然要推行新的职官制度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