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直是大喜道:“唔,总督大人请放心。我们可以把罪责推到别人身上。总之便是大事化小,您肯定是性命无虞的。” 周培公十分清楚丢掉武昌,清廷一定会找一个人来负责。 至于这个人到底是谁,清廷并不在意。 可以是胡全才,可以是武昌总兵也可以是其他人。 只要有人背锅负责就行。 “总督大人,这件事交给我来运作就好,我们当务之急是赶快突围。” 胡全才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也不要退守内城了,守是守不住的。从西城突围吧。” 西城门紧挨着长江,胡全才在那里备下了船只就是为了以防万一,想不到今日可以用上。 ... ... 胡全才率领总督标营三千人在西城登船。 西城水门紧挨着黄浩矶码头,胡全才在城中藏有十余艘船只。 这船只不是水师战船,而是胡全才经商的私船。 便是军中的许多人都不知情。 胡全才此次逃走是瞒下绝大部分军队的,只有他信任的心腹知情。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如果胡全才把消息公之于众,那军队很可能炸营。 胡全才不认为自己能够弹压的住。 再说胡全才也不可能带走这么多人。 只有这些清兵在城中抵挡明军一阵子,胡全才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带领心腹逃离。 在这一刻胡全才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 死道友不死贫道,胡全才内心没有一丝一毫的犹疑。 还好明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东城和南城,对于西城基本没有防备。 当水门打开的那一刻,胡全才悬着的一颗心总算可以放下了。 船只一艘艘的驶出城去,胡全才站在船首远望黄鹤楼,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一离开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回来。 胡全才隐隐觉得丢掉武昌会是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希望是他想多了吧。 ... ... 随着明军越来越多的涌入城中,清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向内城退去。 武昌城分为南北,以蛇山作为分隔。 这些残余的清兵自然而然的退守到了蛇山之上。 作为罕见的城中之山,蛇山之上遍地都是别业古刹,昔日里是王孙公子们踏青游玩之地。 想不到现在却成了清兵们的避难所。 蛇山并不高,故而攀登起来没有什么难度。 清兵们在武昌总兵的率领下依着山势构建了几条简易的防线。 虽然他们心中也知道如果明军真的大举进攻他们不可能守得住,但好死不如赖活着,能苟一刻是一刻。 要说明军的战斗力实在的凶悍,远远出乎他们的意料。 那些家伙个个悍不畏死,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不怪他们太无能,只怪明军太凶悍! 他们也是想过投降的。可他们不是一开始就投降而是反抗了许久之后才投降。 这样的投降根本没有诚意啊。 按照明军的套路,是不可能接受这种投降的。与其引颈就戮倒不如拼死一搏,即便不能活命也可以拉上一两个垫背的。 ... ...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