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母实在是忍不住苦劝着,尤其镇上一针一线都要钱,连柴禾都要跟人买。要是能回村里,不就能剩下不少钱吗?至于俞承嗣要读书也无妨,等翻过年,再回县城呗,更好儿媳和孙女留在村里陪着她,既能叫家里热闹一些,也能帮着多干些活儿,好叫她松快松快。 说起来,俞母最不忿的就是这点了,旁人家儿媳妇儿进门后,当婆母的就可以享福了,不然怎么会有“十年媳妇儿熬成婆”说法呢?俞母虽然没被婆母蹉跎,可这不代表她就不想当个神气的婆母了,更别提长子长媳本就应当留在她身边的。 有些人就是这般,一旦认定了一件事儿,就极难为之改变。俞母一直就想享福,盼着长子能高中当大官,可在这之前她却只想摆一摆婆母的款。 俞承嗣头疼不已。 他肯定不会让妻女回到村里的,都不用细想,俞母连亲生的闺女都不疼,能指望她疼儿媳和孙女吗?既是不疼,让她俩回到了村里,会是个什么结果,还不清楚吗?尽管他深以为妹子侄女啥的,干家务活儿都是寻常,可说真的,他一点儿也不想让妻女吃苦受罪。 纠结了半晌,他索性压低声音道:“阿娘,当是我求你了,我只是不想被流言蜚语折磨。您是不知晓,自打我从明德书院退学后,周遭那些原本夸赞我的人各个都变了嘴脸。这档口,我是真的不想回村。” 这话一出,俞母当即就心疼上了:“那成,你别回村了,只叫你媳妇儿和闺女回去吧。” “……阿娘!”俞承嗣头疼的按住了眉心,“叫她们去村里,叫我一个人待在镇上冷冷清清的过年?阿娘,您就心疼心疼我,好歹也让她们留下来陪陪我。” 俞母一想,也确是这个理,当下又退了一步:“那这样好了,陪你到正月,等你回县学时,再叫她们回村!”顿了顿,她又赶紧添了一句,“横竖你这会儿也用不着靠着你岳家那头了,正好叫她回去伺候我跟你爹你弟他们。” 若非俞承嗣涵养好,这会儿他真的想要爆粗口了。敢情他娶媳妇儿就是来伺候人的?真要是只伺候他双亲也就罢了,他弟那头…… 呼—— “年后的事儿到时候再说。只是阿娘,我也得劝您一句话,这人情都是处出来的,不是非要到了紧要关头才舔着脸凑上去的。您想想,秋娘不就是用到我时巴巴的喊我大哥,不用我时连个正眼都不瞧上一眼,这种人能有好下场?我虽然这会儿用不上岳家那边,可没的因着这些小事儿得罪人的。再说他们那边的长房,在县城里遍地人脉,我就算将来中了举,谋官职时,只怕也得靠着他们。” 过河拆桥,用完即丢,这种做法并不适合俞承嗣,他是那种对所有人都格外友善,处处留心不开罪人,十数年如一日努力经营人脉的人。也正因为如此,哪怕秋娘狠狠的得罪了他,他也依然没打算报复。 报复啥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就不信秋娘那性子能一辈子顺遂,等到将来秋娘有求于他之时,自然会让她知晓什么叫做世上没有后悔药。 费了好些心力,俞承嗣终于把他娘劝回去了,倒是俞大伯娘,临走前又感谢了他一回,反正就一句话,大侄子你看着办,你妹子的亲事就全交给你了。 俞承嗣先前还以为自己从明德书院退学后,俞大伯娘大概会反悔将五丫的亲事交给自己,当然他自个儿是不会反悔的,既是答应了自然得做到,这是做人的基本诚信。可若是大伯娘不愿意再相信他,他也乐得省事儿。及至这会儿,看了大伯娘的态度后,他还颇有些不敢置信,不过转念一想,也对,就算他离了书院,那也是堂堂秀才公,比那些乡下泥腿子高贵多了,寻的亲事自然也够得上档次。 事实上,俞承嗣只猜对了一半。 大伯娘那头的确是这么想的,横竖她只认识乡下泥腿子,就算她小闺女五丫这些日子以来好看了许多,可圈子摆在那儿,再好看她也没法帮着寻到好人家。与其白白许了庄稼汉子,还不如交给俞承嗣碰碰运气。再一个,则是五丫早些时候,将她拉到一旁偷摸着说了些话。 五丫也怕亲娘一时说错了话得罪了人,毕竟她跟俞承嗣只是隔房的堂兄弟,那位既不是她亲哥,且这些年来也没啥感情可言,毕竟两人一年到头也就过年才能碰上一回,还未必能说上话,能有啥感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