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做饭啦,早点让他们吃完去学校,我也省点心。” “去吧去吧,我缠完这点也回去。” “嗳,”高兰走到一半回头,“琴姐,我记得你这件毛衣是刚织好的吧?怎么又拆了?” “谁让我刚织好就看到了鱼溪村高领双面针的织法,我觉得那种织法肯定更暖和,就拆了准备重新织,反正我在家也是闲着没事干。”刘琴揪着身上沾着的毛线头笑着答。 高兰当即把碗往两个儿子手里一塞,拿着报纸本过来,“琴姐,看你这毛线弯的,你拆过没把毛线蒸一遍吧?这上面可写了蒸过的毛线才能拉直。” “哎呦,我就说我忘了件什么事!”刘琴拍着大腿懊恼,“我这儿又得重弄一遍,兰子我懒得回屋拿本子了,你再给我念一遍要怎么蒸。” 高兰念了一遍,指着回复的针法说:“琴姐,要不你试试凤尾针?我看着这印图挺好看的。” 刘琴凑上前看过点头,“是比狗牙针好看,那就织这个。” 旁边陆续起床洗漱的女人们听到这边说的内容,无论是刷牙的还是正梳头的,都凑了过来。 “凤尾针织出来的适合妹娃穿,尼亚针适合男娃,广川身上那件毛衣你们看到了没?那就是用尼亚针织出来的,穿着那件毛衣那小子都俊了两分。” “我一直以为广川的毛衣那么好看是去s城买的,原来是织的,我决定了就织尼亚针。”刘琴当即拍板。 “我也织尼亚针,你们说这毛线真能织成开襟大衣款?” “只要是鱼溪村作者说出来的就肯定能,你看咱们学着做了这么多东西,哪件出过错?” “还真没有!” 高兰的两个儿子端着碗快哭出来了,“妈,豆腐…豆腐…” “豆什么豆,你们俩怎么还在这?”高兰不耐烦的推两个儿子进屋,“快去吃饭,吃完上学去。” 说完立马挤进圈子里,“今天报纸上回复了酸萝卜和咸鸭蛋的做法,你们做不做?” “做!怎么不做,你们不知道,我今天看咸鸭蛋的描述看的我都流了口水。” “哈哈哈,我也是,不过我要腌臭鸭蛋,我爱那口。” 两个儿子看着说的热火朝天的妈,瘪嘴端起碗回去找爸,还吃饭呢,他们妈就没做饭。 高兰的丈夫一看儿子的表情就懂了,叹着气哄好俩儿子吃过饭去上学。 出门上班时看到那群还在聊的女人,和同病相怜的各家男人们互看一眼后,摇着头无奈的去上班。 早知会这样,他们打死都不让自家女人看到朝阳日报,哎,家里的报纸又被女人剪了,他们还得去再买份报纸。 女人们则约好先去菜站买完萝卜,再去附近的农村收鸭蛋。 可等她们到了菜站,却发现往日里无限供应的萝卜早就没了,不禁跺脚,准是看过报纸的人提前一步来买完了,边在心里气她们不知为别人考虑,边挽起袖子冲去农村买鸭蛋。 直到买了青皮大鸭蛋才展露笑颜,嘴上纷纷把《鱼溪村记事》夸成一朵花。 其实她们先前听说报纸上,最近开始登一篇专门讲农村事情的连载文时,撇着嘴十分的不以为然。 农村有什么好讲的,谁家没有个农村亲戚,她们还能不知道农村是什么样的?又脏又乱又差,不然怎么农村人怎么都挤破了脑袋的想往城里跑? 可等自家男人按照报纸上的回复钓到黄鳝、捉到麻雀后,吃肉时不禁起了好奇心,不是讲农村吗?怎么还教这些东西? 试探着去看了下,哪想到一看就掉进坑里出不来了。 《鱼溪村记事》确实是讲农村的,至少她们看到时会点着头想,对,农村就是这样的,可这篇文又不单单讲农村的生活,里面经常会写一些美食、衣饰、生活小常识,以及众村民间的恩怨情仇。 每次随着更新时,下面还会有条编辑评论,多是发表她的看法并表示特别想知道那m.lZ191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