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力能扛鼎

我力能扛鼎 第46节



    寒门与世家,差的不只是几本书、几个夫子,从小耳濡目染熏陶出来的观念、格局与眼界,这些才是关键。

    叶三峰自己讲过瘾了,只管一齐笼统往下说,也不在意唐荼荼能不能跟得上、听得懂。

    “今年中试者三百人,只有五十多人出自京城,这是什么?这是丢人。”

    叶三峰联想能力超乎常人,唐荼荼在政治上却是脑子一根筋,上辈子她也没见过这么多的弯弯绕绕,不可置信地“啊”了声。

    “怎么会丢人?京城本来地界就小呀,大多数考生都是河北来的呀。”

    京城一个府,河北一个省辖下十一座府,哪里能比得了?

    “话是这么说没错。”叶三峰哼笑一声:“可太后过寿是多大的盛事,天下人都齐聚盛京。可乡试中,京城中举的学子少,年轻一辈里的神童数也远远不及河北,甚至连天津卫一个拱卫京城的畿辅,都没比过!不管应试者哪儿多哪儿少,反正这回就是丢了大脸了。”

    “所以神童榜上,一定要从京城学子中拎出个第一来,打头立在榜首,好给京城学子拢回几分颜面。”

    唐荼荼:“……这么复杂。”

    也不细嚼慢咽,叶三峰把半碗龟苓膏囫囵倒进嘴里,含糊道:“管他们怎么调换名次,少爷得了好处就行了——对外也有说法,排第二的天津那小子,口问再好,试策只得了八十多名,他排个第二也不冤枉。”

    这倒确实。

    满园的夫子们还在热闹,诗作了十几首了。叶三峰竖耳听着,作出来歌春咏秋的那几首诗不提,感时伤怀的诗,也尽是些陈词滥调,没什么意思。

    岳家书院再好,也是平头百姓里的“好”,夫子们再尽心,也无力搭起读书人的通天之路,和官场隔着的何止一道天堑。

    思索片刻,叶三峰道:“少爷考上举人,就够得上国子监的门槛了。回头得让老爷跟礼部上峰通通关节,国子监科目繁多,明经、明法、明算、明字、史科、道举……可千万别选了那冷偏的科目。”

    唐荼荼:“学什么,不都是在为百姓做贡献么?”

    “姑娘哎。”

    叶三峰叹口气:“别的几科暂且不说——你像道举,学的是《道德经》和《周易》;明经,学儒家典籍。天天学这两样,学几年人就废了,活一辈子只为了争个道理,辩坛上天天唇枪舌剑地辩,辩不过就气得呕血,台下书生们各个听得如痴如醉,不思正学。”

    他二人坐在庭院里,和那边教了一辈子书的夫子们只隔着二十步,叶三峰毫无顾忌,大放厥词。

    “管他儒道,都是扯犊子!唯有实业方能兴邦,大道理学再多,比不过百姓两口米,还不如叫哥儿学学农田水利,种种庄稼。”

    “……叶先生,你小点声。”

    唐荼荼听得心惊胆战的,生怕那头哪个夫子耳朵尖,听着了,跑过来跟叶三峰骂架。

    可她心里却觉得,叶先生说得有道理。

    第45章

    来吃酒的夫子们离开时,已经快要黄昏了,差点午饭连上了晚饭。

    唐老爷喝得四六不着的,义山酒量又差,早早就回屋睡了,剩下的两桌夫子们也各个东倒西摇,站也站不稳,哪里还能瞧得出文人风仪?

    唐夫人一个内眷,不好送这群醉鬼,只露脸说了两句客气话,之后全交给叶三峰和管家,由他俩送着夫子们出门坐上了车。

    唐老爷仰在椅子上昏头大睡,醉得已经不像样了,下人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他扶起来。唐老爷站都站不稳当,心却不安分,抓着一个仆从笑哈哈叫道。

    “我儿!神童!”

    那仆从哭笑不得:“知道啦,少爷是神童!”

    “我儿,神童!”唐老爷站在庭院里叫了一声,对着老树叫了一声,走到回廊转角处,对着养鱼的大花瓷缸还吆喝了一声:“今年一举中试!明年考上状元!光宗耀祖!”

    满缸锦鲤吓得直往水缸深处钻。

    唐夫人揉揉脑壳:“快把老爷扶回屋里睡觉去,酒不醒别让他出来,这么嚷嚷,左邻右舍都听着呢,叫人家听笑话。”

    胡嬷嬷眼里含笑:“夫人这话说得不对,谁会笑话?他们羡慕还来不及呢。”

M.LZ1915.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我力能扛鼎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