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离南枝

离南枝 第121节


犬马的日子。

    既如此,便叫杭州每逢佳节,脆管清吭,新乐交奏时唱此词罢。出自宋末元初周密创作的杂史《武林旧事》,原句为“每逢佳节,临安城内,翠帘锁幕,绛烛笼纱,脆管清吭,新乐交奏,颇有东都遗风。”。

    只要各地都知赵殊的惨况,夔州军勤王北伐,南边就是再不愿,也不能明着表示。夔州军不食朝廷俸,本就不受朝廷牵制,再想法子叫南边人以为夔州军狠辣独绝,让他们如惧辽人一般害怕夔州军,便能相安无事了。

    治平二年二月十五,琅琊王王世勋于河北东路的彤云镇前点兵,北上西京道。

    冀北地区还未开春,寒风扑面犹如刀割。沈若筠裹着厚斗篷站在彤云镇城门处,见此地早已破败不堪,只能勉强分得清城门上“彤云”二字。

    熙宁十六年冬夜,祖母领着守城兵士死守此镇。长姐闻讯,带领冀北军寒夜奔赴,力战辽人,射杀辽军将领耶律璘于此地。

    沈若筠站在这大昱与辽的边界处,想到那个不曾参与却又烙刻心间的寒夜,泪流满面。万望沈家祖宗保佑长姐,叫她此行能顺利将长姐接回。

    因有行军图与被俘辽将,大军一路还算顺利,五日便至大同府城外二十里处,就先在此驻扎。

    沈若筠与王世勋一道勘察地形,又一同制定攻打大同府的作战计划。

    “大同府地势高,远射炮得做特殊设置,或是在工事上建高堡。”

    大同府是西京道最大城池,也是辽国门户,城墙高两丈三尺,地势高险。故夔州大军开道至此,辽人也不如何惧怕。

    王世勋也想修工事,工事可以减少大军伤亡,只是耗时,于是还在犹豫。

    “大战还是尽量减少士兵折损,伤亡多了,士气难免受损。”沈若筠查看地势,“大同府之战,只是北伐的开始,眼下不知城里辽军人数,有何武器,谨慎一些总没错。”

    见王世勋看着自己,沈若筠小声道,“这世上不会有人比我更担心她了,耶律璇险些命丧她手,却偏要强留她,我都不敢想他会如何折磨她……”

    “我都知道的。”王世勋忙道,“所以我想,若是能早些……”

    “我知道你心意,只是首战还是要谨慎些。”沈若筠劝他,“我已想过了,要接回姐姐,不能真等打到临潢府那日。若真到那时,耶律璇必是死也要叫她一起的。”

    王世勋也有此担忧,只是一直未敢说。

    “所以辽的城池不仅要攻下,还要减少夔州军的伤亡,叫辽人知道夔州军所向披靡,辽军不可与之一战。”

    王世勋点头,又见沈若筠神思郁郁,安慰她道,“我觉得耶律璇困着将军,许是担心放将军归来,她必带领冀北大军来伐辽。”

    沈若筠知道姐姐在耶律璇那受尽折磨,玉屏也说她不大好,王世勋这是在安慰她。

    “等接回姐姐,我就请姐姐亲自来点炮,最好活捉耶律璇,凭她处置。”

    沈若筠收敛悲意,与王世勋商议要建什么样的工事,两个人都觉得可以建炮车。炮车为可移动的炮台,远射炮置于其上,四下设箭档,既可移动躲投石,又可防箭刃,还可循环利用。

    如此精简,分离炮车后,修工事只为保护攻城士兵的安全。

    定了方案,沈若筠便去设计可升降的炮台,王世勋与副将们对着行军图策划工事。

    若要坚不可摧,炮台最好是以铁焊铸。沈若筠先以坚木试验。底座为塔形带四轮,上置远射炮与箭档。两侧有穿孔,可由坚硬的巨竹穿入,一端套重物,另一端可将远射炮与兵士托到炮车上。阿筠设计的升降式炮台,属于人工电梯,原理类似辘轳和明代《天工开物》中的桔槔。

    沈若筠想着,又觉得若拿铁铸,可以将远射炮铸在铁皮内,士兵进入其中,操控远射炮伏击。

    她结合军内木板制的炮车情形,画了图纸,与乐安乐康细细讲解了,让他们送回青州山庄,请那里的铁匠们根据图纸来制作简易版的炮车。

    两个人忙碌月余,只见大同府内,也开始有了布防动静,辽人士兵还时常在城外活动。

    “大同府来的辽将是谁?”

    “那些俘将认出是耶律璇的二皇子耶律鸫。”

    “竟是他。”沈若筠想到此人在汴京的所作所为,恨不得活剐了他。

    王世勋也觉得不易再拖,两人择定时间,突袭大同府。五辆炮车在前开道,数轮炮轰后,大同府四下硝m.lz1915.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离南枝下页